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寒地水稻秆腐菌核病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郭永霞,吴海燕,范文艳,靳学慧,辛惠普.寒地水稻秆腐菌核病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2):8-10.
作者姓名:郭永霞  吴海燕  范文艳  靳学慧  辛惠普
作者单位: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密山,158308
2. 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000
摘    要:水稻秆腐菌核病的发生程度与温湿度有关,在15℃-30℃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潜育期也越短。在25℃条件下,保湿24h病菌就能完成侵入,保湿时间越长,侵染率越高,发病程度越重。在黑龙江省密山地区于7月20日前后开始发病,随时间推移,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呈对数曲线形式增长。7月下旬至8月中旬病害主要是水平方向扩展,8月中、下旬病害主要是垂直方向扩展。在病稻区采用连根拔除或齐泥收割及单灌单排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 键 词:寒地  水稻  秆腐菌核病  发生规律  小球菌核病
文章编号:1002-2767(2002)02-0008-03

The Studies on the Laws of Occurrence of Sclerotiniose Blight of Rice Stem Ro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