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藻生物燃油开发的下游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
引用本文:刘玉环,王应宽,王允圃,杨 欢,巫小丹,阮榕生.微藻生物燃油开发的下游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3):158-167.
作者姓名:刘玉环  王应宽  王允圃  杨 欢  巫小丹  阮榕生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南昌大学;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明尼苏达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66022)、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资助项目(2010DFB6375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021704、2012AA101800)、江西省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项目(2013AFC30044)、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资助项目(KJLD12011)、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ABG04103)和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资助项目(SKLF-ZZB-201312)
摘    要:全生命周期评价认为沿用微藻生物质干燥、破壁、提油、转酯化工艺制备的生物柴油,其能量净产出为负值。把高含水率的微藻生物质通过厌氧发酵制备甲烷、制氢或者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被认为是目前可以获得正能量输出的可行方法,其中包含沼液中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超临界水热裂解方法制备合成气、生物燃油或微藻生物质经过干燥后采用常规热裂解、微波辅助热裂解等方法制备生物燃油均被广泛试验,尽管所收集得到的藻类生物燃油高热值高于木质纤维素类裂解所生产的生物燃油,但是其含氮量、含氧量、稳定性都仍不符合液态燃料的要求。亚临界水处理高含水率微藻生物质可以实现低能耗脱水、提油、脱氮、多糖分离提取、藻油原位转化生物柴油等多重目的,是近期内最可能取得突破的微藻生物燃油下游加工技术。微藻生物质湿法酶解提油的反应条件比亚临界水处理方法更温和,可以很好地分离油脂、细胞色素、蛋白质以及多糖等微藻组分,实现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是未来微藻生物质高效综合利用最有前途和最具挑战性的研发方向;而微藻油脂或其脂肪酸皂化物微波极化脱羧成烃技术产业化研究是微藻生物燃油开发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微藻生物质  生物柴油  下游加工  热裂解  亚临界水  微波极化脱羧成烃
收稿时间:2013/11/6 0:00:00

Development of Downstream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Microalgae Biofuel
Liu Yuhuan,Wang Yingkuan,Wang Yunpu,Yang Huan,Wu Xiaodan and Ruan Rongsheng.Development of Downstream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Microalgae Biofuel[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14,45(3):158-167.
Authors:Liu Yuhuan  Wang Yingkuan  Wang Yunpu  Yang Huan  Wu Xiaodan and Ruan Rongsheng
Institution:Nanchang University;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bstract:
Keywords:Microalgae biomass  Biodiesel  Downstream processing  Pyrolysis  Subcritical water  Microwave decarboxyl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