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稻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N_2O)排放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
作者姓名:秦红灵  陈安磊  盛荣  张文钊  邢肖毅  魏文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30856,4150127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15020200)
摘    要:氧化亚氮(N_2O)是第三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稻田是重要的N_2O排放源,追踪稻田N_2O产生及排放关键过程的微生物调控机制,可以为农田土壤氮素循环研究以及稻田N_2O减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微生物调控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稻田N_2O排放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我们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依托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水稻田淹水-落干和施肥为关键过程,从水稻根际、土层深度、反应底物浓度等方面探明了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和N_2O排放特征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提出了开发稻田土壤微生物资源,提高土壤N_2O消纳能力的可能策略;构建了可以有效降低稻田氮素损失和N_2O排放的基于化肥一次性深施的减氮控磷施肥技术,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进行了示范推广。本文对上述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结合分子生物技术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今后的研究工作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解析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2)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构建农田土壤碳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分析平台;3)解析土壤微生物分布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联机制;4)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及植物—内生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分子机制;5)加强对实用技术的研发,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

关 键 词:稻田:N2O排放  土壤微生物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收稿时间:2018-10-22
修稿时间:2018-11-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