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行草粮套作是发展农区人工种草的新路
引用本文:张文远.实行草粮套作是发展农区人工种草的新路[J].草业科学,1988(3).
作者姓名:张文远
摘    要:绥县平坝地区是主要产粮区,此区且人多地少,土地利用率高。专门用土地单一发展人工种草书有条件.但是青饲料生产又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根据粮区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旱地粮草套作和经济作物与草套作的种植方式。效果良好。种植方法是:第一年秋,在农用空地上采用4R(130公分)开厢,厢与厢距离25~30公分,在厢上按牧草的栽培操作程序和方法撒播优良牧草(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未年清明前后在厢间种植粮食作物(包谷)或栽种经济作物(蕃茄,辣椒,黄瓜等)。待等一轮粮食或经济作物收后,又在草厢间套种粮食(小麦)或菜类(白菜、萝卜等)作物。以此循环种植。每年除牧草外,能收到两季粮食作物或一季经济作物一季菜类作物。这样,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85年,粮区采用套种的方式试种120亩;扩大到524.6亩;87年又套种225亩,经济效益良好。86年,金城乡蔬菜村玉忠贵采取红三叶4580公斤,白菜1600公斤.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增收了养鱼喂猪的青饲料。87年该村吴泽培种植25亩地的粮草套作,平均亩产包谷286公斤,黑麦草5250斤,保证了15亩渔塘和42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