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延边黄牛PLI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胴体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姓名:张洛萌  张珈溯  尹宝珍  徐畅  夏广军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农学院, 延吉 133002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60204017NY);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JJKH20180903KJ);科技部外国专家项目(GS20190109002)
摘    要:为探究延边黄牛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PLIN)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取70头30月龄健康延边黄牛公牛,采集颈静脉血液及其12~13肋间背最长肌以提取延边黄牛DNA样本,并测定胴体与肉质性状,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PLIN基因SNP位点,结合延边黄牛胴体、肉质数据与PLIN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延边黄牛PLIN基因外显子3 103与156 bp处存在2个突变位点:g.103 C→T和g.156 T→C,均为错义突变。g.103 C→T位点存在CC、CT两种基因型,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0.81),C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0.90),表现为CT基因型个体脂肪含量、宰前重、胴体重、背膘厚均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g.156 T→C位点存在TC、TT两种基因型,TT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0.83),T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0.92),表现为TC基因型个体的宰前重、胴体重及背膘厚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延边黄牛在PLIN基因外显子3的2个SNPs位点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杂合度较低,属于低度多态(PIC<0.25)。综上,PLIN基因g.103 C→T和g.156 T→C位点对延边黄牛部分胴体与肉质性状存在一定影响,该位点可作为延边黄牛胴体、肉质性状的潜在标记,PLIN基因可以作为延边黄牛品种选育的候选基因和潜在分子标记。

关 键 词:延边黄牛  PLIN基因  多态性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收稿时间:2020-03-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畜牧兽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畜牧兽医》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