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肺炎支原体人工感染SPF鸡胚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袁婷 郝华芳 马丽娜 陈胜利 颜新敏 吴娅琴 蔡亚婷 孙延鸣 储岳峰 |
| |
作者单位: | 1.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石河子 83200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4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7YFD0500905);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成果培育项目(2016-7) |
| |
摘 要: | 为探索SPF鸡胚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绵羊肺炎支原体(108、109、1010 ccu/mL)经由卵黄囊和尿囊腔两个部位接种7日龄SPF鸡胚,通过统计鸡胚死亡情况和不同鸡胚组织样品中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PCR检测和支原体分离鉴定),确定绵羊肺炎支原体鸡胚感染方式、感染剂量和最佳分离部位,再用3株不同来源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感染鸡胚,观察其对鸡胚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鸡胚最佳接种途径为卵黄囊接种,感染剂量为109 ccu/mL、0.2 mL/只,最佳分离部位为卵黄液。3株支原体均能感染和致死鸡胚,并均能从卵黄液中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但对鸡胚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FL3株致鸡胚死亡率为45%,略高于MoGH3-3株(40%),二者均高于A3株(2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L3株鸡胚检测阳率为100%,高于MoGH3-3株(85%)及A3株(90%),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本试验初步确定了绵羊肺炎支原体可感染和致死SPF鸡胚,不同分离株对SPF鸡胚致病力有差异,表明SPF鸡胚可作为下一步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候选,为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性研究和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
关 键 词: | 绵羊肺炎支原体 感染 SPF鸡胚 |
收稿时间: | 2020-02-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畜牧兽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畜牧兽医》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