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农牧户生产消费特征比较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杨玲 杨艳昭 梁玉斌 吴艳娟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53,41430861) |
| |
摘 要: | 农户是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其生产和消费活动会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西辽河流域为案例区,基于参与式结构访谈工具等方法,对农牧户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西辽河流域不同生计方式农牧户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不同农牧户类型的生产与消费特征,探讨农牧户生产与消费足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辽河流域不同类型农牧户在家庭规模、劳动力配置、年龄结构、教育水平、收入结构和土地利用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别。2)西辽河流域不同类型农牧户生产和消费足迹存在显著差异性。就生产特征而言,农业户以人均谷物和蔬菜生产最多,牧业户以人均肉类和奶类产量最多,半农半牧户以人均薯类生产最多。从消费状况来看,农业户以人均谷物消费量最多,半农半牧户以人均蔬菜消费量最多,牧业户以人均肉类和奶制品消费量最多。3)西辽河流域农牧户人均生产足迹为4.301 7 hm2,人均消费足迹为0.613 5 hm2,生产足迹远高于消费足迹。其中牧业户的生产足迹和消费足迹远远高于农业户和半农半牧户。4)农牧户生产足迹和消费足迹与人口特征、经济特征和资源禀赋特征显著相关,并具有差异性。研究表明,草地生态足迹在西辽河流域牧业户生态足迹中起决定作用。
|
关 键 词: | 农牧户 生产 消费 生态足迹 西辽河流域 |
收稿时间: | 2016-02-16 |
修稿时间: | 2016-07-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