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设施栽培青椒疫病的综合防治
引用本文:北京市农科院植环所.设施栽培青椒疫病的综合防治[J].农业新技术,2002(5):10.
作者姓名:北京市农科院植环所
摘    要:青椒疫病是一种由大水漫灌造成的土传病害。当田间温度达28~30℃、土壤湿度90%以上时,持续6小时左右,病菌即可完成侵染,2~3天就可发生1代,因此,青椒疫病是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快的毁灭性病害。由于温室轮作较困难,年年重茬,土壤中病菌越积越多,危害越来越严重。据调查,病地连作1年,发病率为19.6%;连作2年发病率为21.76%;连作3年发病率可达30.16%。可见,疫病发生早晚及流行程度与初始菌量有密切关系,因而病地重茬发病早、病情重、蔓延快。病菌主要靠水传播,因此,疫病发生和流行与水分管理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浇水早,次数多,水量大,就会发病早,危害重。一般发病高峰往往是浇水后或雨量高峰之后2~3天。此疫病比较难防治,根据疫病发生的特点,必须早防、早治,主要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技术。1.病地实行轮作病地实行与其他蔬菜(如豆科、十字花科、百合科等蔬菜)轮作3年或与大田作物轮作2年,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不能轮作,可在三夏期间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土壤病菌(即物理防治,也叫无公害防治),其防病效果显著,方法简便易行。具体措施:①病田拉秧后清洁田园;②每667m2施石灰100kg和碎稻草500kg,再翻耕土壤60cm...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