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岩茶产区土壤碳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霖 廖亦阳 李先德 吴春梅 王佳娜 侯丽 吴琪梦 张永勋 沈长华 王维奇 |
| |
作者单位: |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11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州 3501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福建省南平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 福建南平 354200 |
| |
基金项目: |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与国际交流项目(12190036)和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资助。 |
| |
摘 要: | 本文以福建武夷山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产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并阐明不同岩茶产区土壤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岩茶产区土壤C、N含量差异不显著,半岩茶产区P含量显著高于正岩茶及洲茶产区(P<0.05),正岩茶产区K含量最高,3个产区之间K含量均呈现显著差异 (P<0.05);②在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产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分别是主要真菌门类,毛壳菌属(Chaetomium)是正岩茶产区真菌优势属,沙蜥属(Saitozyma)是半岩茶和洲茶产区的真菌优势属;③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在正岩茶产区中,动物病原-内生-附生-真菌寄生-植物病原-木质腐生真菌相对丰度最高;在半岩茶产区中,内生-凋落物腐生-土壤腐生-未定义腐生真菌丰度最高,而未定义腐生真菌在洲茶产区丰度最高;④Mantle检验结果显示,岩茶产区土壤真菌群落主要受C∶K、N∶K和P∶K的影响。K与毛壳菌属、镰刀菌属(Fusarium)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C∶K、N∶K、P∶K与沙蜥属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N与青霉菌属(Penicillium),P与沙蜥属呈显著正相关(P<0.05);C与镰刀菌属,K与沙蜥属,C∶N与毛壳菌属、青霉菌属和木霉属(Trichoderm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与镰刀菌属,K与被孢霉属(Mortierella),C∶K、N∶K与毛壳菌属、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之,不同岩茶产区土壤真菌群落主要受C、N、P、K计量比影响,而养分含量对真菌群落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对评估茶园土壤健康,提升茶园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关 键 词: | 碳氮磷钾 生态化学计量比 真菌 FUNGuild功能预测 岩茶产区 |
收稿时间: | 2024-01-04 |
修稿时间: | 2024-04-10 |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