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EMS诱变对大麦种子萌发及M1代植株成熟期主要性状的影响
作者姓名:宋凌宇  何余  李金平  刘豪  张松  孟玲  宋瑞娇  齐军仓
作者单位:(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 2.石河子大学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科学研究所,新疆额敏,834600)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05-19B)
摘    要:为探究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大麦种子萌发及M1代植株成熟期主要表型性状突变的影响,以啤酒大麦品种新啤6号为材料,分别用0.00%、0.05%、0.10%、0.15%和0.20%的EMS浸种10 h,分析各浓度EMS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致死率、畸变率、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形态指标的影响,记录0.10% EMS诱变后M1代成熟期植株主要性状的突变类型和突变频率。结果表明,EMS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并产生了大量的性状突变。与对照相比,0.10% EMS浸种显著降低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致死率和畸变率显著提高;0.15%和0.20% EMS浸种显著降低了幼苗根和芽的长度、鲜重和干重,胚芽鞘干重显著提高。田间统计发现,0.10% EMS处理的M1代植株主要突变性状集中在茎秆、叶片、穗形和育性等方面,产生了红秆、矮秆、红叶、芒卷、穗畸形、结实率低和分蘖少等性状,突变频率分别20.17%、4.87%、1.08%、16.67%、0.94%、14.00%和6.02%。因此,通过EMS诱变构建大麦突变体库和创制种质资源。

关 键 词:EMS诱变  大麦(Hordeum vulgare L.)  萌发  成熟期性状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