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藜麦幼苗对氮铁营养的生理生化响应 |
| |
作者姓名: | 白丽丽 胡华伟 周华坤 王世雄 王文颖 |
| |
作者单位: | (1.青海师范大学,西宁 810013;2.新疆林业科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3.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西宁 810016;4.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 810008; 5.青海省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16) |
| |
基金项目: | 2021年第一批中央林草生态保护恢复资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项目(QHXH-2021-017);青海省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2021ZY002)。 |
| |
摘 要: | 本研究选取2种优势藜麦品种(红藜和黑藜),分析2个氮水平(N1,4 mmol·L-1;N2,12 mmol·L-1)和3个铁水平(Fe1,10 μmol·L-1;Fe2,100 μmol·L-1和Fe3,300 μmol·L-1)组合下的藜麦幼苗生理生化反应,旨在为滇中苗期藜麦合理补充氮、铁营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红藜麦单株鲜质量大于黑藜麦。叶绿素含量在两藜麦中均为,在N1供应下配施Fe2最高,在N2供应下则配施Fe3最高。(2)MDA含量在两藜麦不同器官中均呈现叶>根。在同一铁供应下,两藜麦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为N2>N1。在两种氮供应下,红藜麦配施Fe1时叶片MDA含量较高;黑藜麦则在配施Fe2时最高。对于叶片各抗氧化酶活性,红藜麦在两种氮供应下均配施Fe3时SOD、APX活性最强;黑藜麦在N1供应下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SOD活性为Fe2>Fe3>Fe1,在N2供应下配施Fe3时CAT、APX活性最高。(3)在同一铁供应下,两藜麦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表现为N2>N1。在两种氮供养下,红藜麦在配施Fe3时根部脯氨酸含量累积较多;黑藜麦则在配施Fe2时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两种氮供养下,红藜麦在配施Fe1时含量最高,黑藜麦则在Fe3时达到最大值。从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红藜麦为缺铁敏感型,黑藜麦则为耐逆型品种。在藜麦苗期合理配施氮铁营养,在N1供应下当配施Fe2较佳,在N2供应下当配施Fe3最宜。
|
关 键 词: | 藜麦 幼苗 氮营养 铁营养 生理生化 |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