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西灌区棉蚜综合防治技术
引用本文:陈明,张新瑞,胡冠芳,罗进仓,郭致杰,吕和平.河西灌区棉蚜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1999,25(4):26-28.
作者姓名:陈明  张新瑞  胡冠芳  罗进仓  郭致杰  吕和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
摘    要:通过3年调查明确,棉蚜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生态环境下的寄主植物有14科51种,棉蚜发生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棉蚜蚜量()与籽棉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方程为=12.0854+0.0105=0.966);棉蚜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气候、灌水、作物布局关系极为密切。室内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每日最大理论捕食量为625头,其3龄若虫捕食量为500头。棉区推广以调整作物结构、狠抓棉蚜越冬寄主的冬春防治,实行规范化栽培管理,协调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合理用药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累计示范推广2.9万hm,防治效果达90%以上,增产皮棉222.0kg/hm,增产率为17.0%。

关 键 词:棉蚜  河西灌区  综合防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