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土壤接种棘孢木霉菌降低小油菜砷胁迫及其可能机理
作者姓名:张宏祥  李丽娟  曾希柏  白玲玉  陕红  王亚男  吴翠霞  苏世鸣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16YFD0801003)
摘    要:农田土壤中砷的过量累积会影响作物生长,砷可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缓解土壤砷对作物生长的胁迫和累积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以具有高耐砷和砷形态转化能力的棘孢木霉菌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棘孢木霉菌对外源砷胁迫下小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结果表明: 120 mg· kg-1外源砷污染土壤上小油菜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接种棘孢木霉菌可显著促进小油菜生长;接种棘孢木霉菌降低了小油菜对砷的吸收及富集系数,与未接菌污染土相比,小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砷含量分别降低了12.4%和20.2%,砷富集系数降低了7.8%。接种棘孢木霉菌使土壤有效态砷含量降低了15.7%,土壤和小油菜地上部均检测到一甲基砷和二甲基砷,表明接种棘孢木霉菌促进了土壤中砷的甲基化,降低了土壤中砷有效性和小油菜体内砷的毒性。此外,外源砷胁迫下小油菜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及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而接种棘孢木霉菌可降低小油菜部分抗氧化胁迫相关酶活性,表明接种棘孢木霉菌有效缓解了砷对小油菜生长的胁迫。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砷高风险农田的安全利用与风险调控提供材料与技术参考。

关 键 词:砷胁迫  小油菜  棘孢木霉菌  砷形态  抗氧化酶
收稿时间:2018-01-05
修稿时间:2018-02-08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