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沼气产量影响因子研究
引用本文:李轶冰,白洁瑞,杨改河.沼气产量影响因子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5):171-177.
作者姓名:李轶冰  白洁瑞  杨改河
作者单位:李轶冰,白洁瑞,杨改河,任广鑫,LI Yi-bing,BAI Jie-rui,YANG Gai-he,REN Guang-xi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李勇,LI Yong(金坛市农林局,土肥站,江苏,金坛,213200);郭欧燕,GUO Ou-ya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专项基金 
摘    要:【目的】综合研究秸秆类型、粪秆配比及温度对沼气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沼气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模拟农村户用沼气发酵过程,运用信息熵原理,研究了秸秆类型(稻秆、麦秆、玉米秆)、鸡粪与秸秆配比(干物质质量比分别为1∶1,2∶1,3∶1)、发酵温度(20~40℃)、尿素、纤维素酶等因子对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在20~40℃,稻秆、麦秆、玉米秆与鸡粪配比时,沼气总产气量分别为407321.6,413096,478417.9mL,玉米秆-鸡粪组合沼气产量较麦秆-鸡粪组合和稻秆-鸡粪组合分别高17.6%和15.5%。鸡粪与秸秆配比显著影响沼气产量,表现为2∶1>1∶1>3∶1。在20~30℃,沼气产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在30~35℃时达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沼气产量与温度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各处理最高沼气产量对应最佳温度为32~35℃。20℃发酵中期(28d),向发酵液料中分别添加尿素和纤维素酶均能明显增加沼气产量,分别平均提高93.7%和40.9%。信息熵原理k值表明,温度是影响沼气产量的首要因子,其次是鸡粪与秸秆配比,秸秆类型的影响最小。在20℃发酵中期,鸡粪与秸秆配比对沼气产量的影响高于外来添加物质尿素和纤维素酶。【结论】鸡粪与玉米秆按2∶1配比、发酵温度控制在32~35℃,可获得较高沼气产量。沼气产量是秸秆类型、鸡粪与秸秆配比、发酵温度及外源物(如尿素和纤维素酶)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调控各因子可获得较高的沼气产量。

关 键 词:信息熵  沼气产量  原料配比  发酵温度
收稿时间:2008/7/24 0:00:00

Influence factors of biogas yields
LI Yi-bing,BAI Jie-rui,YANG Gai-he,LI Yong,GUO Ou-yan,REN Guang-xin.Influence factors of biogas yields[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09,37(5):171-177.
Authors:LI Yi-bing  BAI Jie-rui  YANG Gai-he  LI Yong  GUO Ou-yan  REN Guang-xin
Institution:1a,1b(1 a.College of Agronomy,b.Research Center of Recycl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Shaanxi Province,c.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2 Jint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ureau,Jintan,Jiangsu 213200,China)
Abstract:
Keywords:information entropy  biogas yield  manure straw ratio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