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250、500、1 000和2 000 mg/kg三聚氰胺,将375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白羽肉鸡随机分到以上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期42 d,于21、42 d以重复为单位空腹称重,计算采食量、体增重和料重比;并于22和43 d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尿素氮、肌酐含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十二指肠和肾脏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对肉鸡平均采食量和平均体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量为1 000和2 000 mg/kg时平均体增重有下降的趋势.在22~42 d,1 000 mg/kg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比显著增加(P<0.05).2)饲粮三聚氰胺水平达到或高于500 mg/kg时,肉鸡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显著提高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肌酐和22 d尿素氮的含量(P<0.05).3)饲粮三聚氰胺水平达到或高于250 mg/kg时,十二指肠形态结构、肾脏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程度也随着饲粮三聚氰胺水平的增加而加剧.本研究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达到或高于1 000 mg/kg时对肉鸡的生长性能有负面影响,达到或高于250 mg/kg时对肉鸡健康有负面影响,其伤害程度也随三聚氰胺水平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5.
6.
7.
8.
鸡蛋中环丙氨嗪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残留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鸡蛋中环丙氨嗪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BEH HILIC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mL/min;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采集。结果表明:在2.5-100μg/L的基质匹配系列混合标准溶液内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的相关系数R^2〉0.998;方法检测限为1μg/L,定量限为2.5μg/L;从10、50、100μg/kg三个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4.6%~91.4%,批内批间RSD值均〈15%。 相似文献
9.
猪的三聚氰胺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三聚氰胺作为一种家畜饲料添加剂被加入到宠物食品中。关于三聚氰胺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关于这种污染物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按每千克体重6.13mg的比例向5头刚断奶仔猪体内静脉注射三聚氰胺,并在24h后采集这5头猪的血浆样品,并通过HPLC-UV分析提取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其数据表明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符合一室模型,三聚氰胺血浆半衰期为(4.04±0.37)h,肾清除率为27mL/min,而表观分布容积为(0.61±0.04)L/kg。这些数据对比现有的关于对哺乳动物大鼠的研究数据,表明三聚氰胺可以被肾脏稳定地清除,但没有明显的组织亲合力。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组织残余物来评定这种污染物在猪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以及是否影响到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饲喂不同含量三聚氰胺日粮后肉鸭组织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2
试验鸭为3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SM3,随机分为10个处理.处理1-10组日粮中分别舍有0、2、5、10、20、50、100、200、500和1 000mg/kg的三聚氰胺,以研究饲喂不同水平三聚氰胺的试验日粮后在肉鸭组织中的残留量.在肉鸭1~42日龄,处理1~10组肉鸭分别饲喂含有不同水平三聚氰胺的试验日粮;在肉鸭43~49日龄,各处理组肉鸭均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日粮.在肉鸭的14、28、42和49日龄,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只试验鸭,屠宰,取胸肉、肝脏和肾脏,用于三聚氰胺的残留测定.结果表明,用三聚氰胺含量≤50mg/kg的日粮饲喂肉鸭42d后,在胸肉、肝脏和肾脏中均未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当日粮中三聚氰胺含量≥100mg/kg,肉鸭组织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随日粮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在含有高水平三聚氰胺的日粮组中(500和1 000mg/kg),肉鸭胸肉、肝脏和肾脏中三聚氰胺残留量不同,以肾脏中的较高(P>0.05);43日龄开始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日粮7 d后,各组织中均未检出含有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