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4篇
  49篇
综合类   712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327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理检测及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的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浸种和茎叶处理,大豆幼苗的生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处理后大豆的株高、根长、株鲜重和根鲜重均明显得到了提高,且生长状态好于对照,不同浓度处理间具有明显差异,在发酵液浓度为5 g·L-1时,效果最佳。尤其是对根鲜重的影响,促进率最高可达56.21%,同时增强了幼苗根系活力,最大可以提高57.82%,浸种和茎叶处理后,分别提高了叶绿素含量41.25%和15.40%;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2.20%和11.70%;过氧化物酶31.33%和29.95%;过氧化氢酶活性42.8%和20.0%,这为发酵液在大豆田推广应用、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南洋楹属典型热带树种,抗寒性较差,严重制约其推广应用。开展南洋楹无性系抗寒性评价,对于提高其造林成效、拓广其栽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生长较好的9个南洋楹无性系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低温处理,观测幼苗叶片形态变化,分析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揭示南洋楹无性系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无性系抗寒性评价。【结果】在2℃时,所有无性系均出现不同程度落叶;0℃时所有无性系均出现顶芽死亡,其抗寒性差异主要表现在0~2℃温度区间;9个无性系的REC随温度降低呈单调上升和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2种变化趁势,属于后者的无性系抗寒性更强,0℃下S5、S7的REC最低;PRO含量随温度降低整体上呈现递增趁势,TL18、S7、S5、A8的PRO含量增幅最大,均在1倍以上;SOD活性在同一温度下无性系之间差异显著,但随温度降低无明显变化规律。应用REC进行聚类分析,将9个无性系分为3类,S7、S5、TL18抗寒性最强,A8抗寒性最差,其它6个无性系抗寒性居中。【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S7、S5和TL18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5.
6.
为确定外源草酸(OA)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抗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的诱导作用,本研究采用喷雾法将10、20、30、40 mmol·L-1的草酸喷洒在十叶期紫花苜蓿幼苗上,喷雾后7 d测定苜蓿霜霉病苗期病情指数,并分别于喷雾后1、3、5、7和9 d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喷雾10~40 mmol·L-1草酸溶液均可降低苜蓿霜霉病的病情指数,且随着草酸浓度升高,病情指数由31.1%下降到19.6%,下降了11.5百分点,相对诱导抗病效果呈上升趋势,最高诱抗效果达到50.8%,苜蓿叶片中POD、PAL和SOD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龙茭2号茎部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部位相关保护酶活性变化,比较分析了茭白茎部发育过程中活性氧的变化.龙茭2号茎部横切面及纵切面的NBT染色观察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主要分布在茭白茎部维管束周围,发育早期茎部尖端染色较深.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检测分析发现,龙茭2号3个不同部位中SOD及POD的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发育早期和后期保护酶活性较高,中期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何士敏  向邓云  张艳馥 《沙棘》2007,20(1):13-15
检测了沙棘叶片中抗氧化物质POD、SOD、CAT的酶活性和沙棘果中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分析比较了供试沙棘的这5种抗氧化物质的活性和含量,选出了较优良的沙棘树种为向阳、优胜、齐棘,其次是阿列依、楚伊、浑金、阿亚干卡,阿尔泰新闻、阿珠拉和橙色较差.  相似文献   
9.
<正>蚯蚓在他手里成了软黄金现在1克黄金三四百元,可谁能想到,从小小蚯蚓身上提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每克已达1200元,比黄金还金贵。天津鑫泽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贾立明告诉笔者:"高科技养殖蚯蚓相比粗放式养殖蚯蚓,效益一下子翻数百倍。"被誉为"蚯蚓大王"的天津宁河农民贾立明,原来是初中学历,后来才上了广播电视大学。他1991年开始养殖蚯蚓,主要是将蚯蚓加工成鱼饵,1吨蚯蚓可以  相似文献   
10.
以蝴蝶兰鲜切花为试材,对切花花被不同生理阶段3种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以期为蝴蝶兰切花寿命的延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萼片和花瓣中的过氧化物酶(POD)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从半开期到衰老期酶活性显著升高。花瓣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升高,从半开期到衰老期酶活性显著降低;萼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但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花瓣中的中性蛋白酶(NP)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半开期到盛开期呈下降趋势,盛开期到衰老期呈上升趋势;花萼中的中性蛋白酶从花苞期到盛开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从盛开期到衰老期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中性蛋白酶的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