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92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15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玲玲  姚陆松 《蚕桑通报》2021,52(3):34-35,44
"农科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抗BmNPV品种资源"秋丰N""白玉N",与该所选育的多丝量蚕品种"华光""春日",组配杂交育成的一对抗BmNPV中丝量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2019年和2020年秋蚕期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在建德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孵化齐一,各龄眠起快而齐,群体生长发育整齐,食桑旺、不踏叶,上蔟涌,营茧速度快,抗病性强,张种产量高,茧丝质优,适宜在建德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2.
《江苏蚕业》2017,(4):18-19
为了尽快筛选出适合射阳秋季抗血液型浓病蚕品种,2017年晚秋蚕在射阳特庸对家蚕抗病毒新品种菁松N×皓月N和苏菊×明虎进行了农村试养对照。试养结果表明,菁松N×皓月N和苏菊×明虎二个品种龄期相近,食性、性状、产量都没有明显差别,抗血液型浓病菁松N×皓月N明显高于苏菊×明虎。  相似文献   
3.
2017年晚秋蚕在射阳县特庸镇进行抗病毒病家蚕品种"菁松N×皓月N"与常规品种"苏菊×明虎"的对比试养。结果:二个品种龄期相近,习性、产量都没有明显差别,"菁松N×皓月N"对血液型脓病有很强的抵抗力表现,深受蚕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江苏蚕业》2017,(4):11-12
海门市从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引进了"苏秀×春丰"一代杂交种20张,在正余镇和悦来镇进行了推广试验。通过调查饲养成绩、茧质成绩和丝质成绩,均表明新品种合适在海门蚕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家蚕金黄茧色新品种"秋芳×金玉"在湖州市区春季与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的农村对比试验及丝质鉴定,试养结果表明彩色茧品种"秋芳×金玉"表现了眠起齐一、食桑旺盛、抗病抗逆性强、营茧快、喜结上层茧的优良生产性状。具有体质强健、试养容易、产量高、茧丝质量好的优点,适合浙北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吴花,浒星是苏州大学育成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为探讨该品种在江西蚕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能,笔者于2009年秋季在东乡县开展了农村养蚕试验,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柞蚕是我国北方辽宁、山东、河南等省山区农村的主要副业之一,柞蚕丝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重要出口纺织品,"疙瘩绸"名场世界,特别深受东南亚人民欢迎.  相似文献   
8.
2001年8月乌克兰农业科学院专家前来我所开展学术交流,同时赠与我们7个家蚕基础品种材料,经我所选种组2002年的试养,各品种总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选大一号是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柞蚕蛹丝兼用型新品种,为适应市场和蚕民需要,使这一新品种在我县推广应用,促进蚕业发展、蚕民增收,从1998年开始引进、示范、推广该品种,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冉启富  戴刚  郭伟  邓丽 《南方农业》2007,1(4):63-64
鸵鸟(非洲鸵鸟)原产于非洲,属于鸟纲、鸵形目、鸵鸟科,非洲鸵鸟是世界上现有鸟中最大的鸟类。我国于1988年开始人工试养成功,1992年已有很多地区引进鸵鸟人工饲养、繁育。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绿色工程,饲养鸵鸟已被世界公认为现代的新兴畜牧业。鸵鸟全身都是宝,大约有90%以上可作为商品。鸵鸟肉属于红肌肉,其质细嫩,兼有猪肉和火鸡肉的美味,口感好,比牛肉、猪肉和鸡肉还要好,富含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的含量低,含有21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鸵鸟皮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皮革,其质地柔软而坚韧,其耐用度为牛皮的5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养殖鸵鸟等养禽专业户越来越多,然而,鸵鸟每年产蛋量较少,其孵化率和出壳率极低,一般在20%以下,严重影响产业的发展。笔者在重庆市动物园多年从事鸵鸟的繁殖研究,现将鸵鸟的孵化率和出壳率提高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养殖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