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边坡生态修复模式土壤肥力与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修复技术处理对边坡土壤酶活性的长期影响,以期为土壤地力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扰动区代表性的天然次生林以及人工次生林为基础,测定不同坡位以及坡向土壤酶活性,探讨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分析酶活性与其他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不论阴坡还是阳坡,两种林地坡面地形部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除土壤pH值降低以外,下坡位肥力因子均显著提高1.1倍以上,酶活性水平与肥力因子变化基本一致。除过氧酶活性增长不显著外,磷酸酶活性增长91.67%~116.67%,脲酶活性增长5.3%~30.01%,蔗糖酶活性增长1.38~1.56倍;阴坡各项指标均高于阳坡,除过氧酶以外,都增长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修复技术下,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两两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研究区肥力因子总体上呈现空间分布不均匀,沿着坡体从上至下依次增加,北坡高南坡低的趋势,说明坡位坡向影响着土壤内环境的变化进程,因此对于此类边坡坡顶和阳面的二次修复,适当追肥可以更好地进行地力培育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向家坝一期围堰工程汛期安全度汛,时汛期横江入流的向家坝一期河段水位的顶托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时首先采用实测资料对横江洪水的顶托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不同横江来流下向家坝水文站的水位变化进行预测,给出向家坝水文站的水位壅高幅度.结果表明:横江洪水对向家坝河段水位顶托影响主要发生在金沙江洪水过程的涨水段,一期围堰修建后向家坝水文站受横江来水顶托影响主要发生在屏山流量为8 OOO~17 000 m3/s,且横江流量大于1 000m3/s时的范围内,其水位壅高幅度一般在0.44~1.5 m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控制论为基本理论,归纳了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人工调控技术,并以此为指导对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TBS(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技术)示范样地进行了调控。调控结果表明:调控后边坡样地各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被群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调控经验进行了总结,为加快扰动边坡植被恢复及演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减小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对鱼类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建设了增殖放流站。介绍了向家坝增殖放流站的目标、任务、场地选择和建设情况,从运行模式、运行管理措施、鱼苗繁育和放流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增殖放流站运行情况,并提出了向家坝增殖放流站未来的适应性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5.
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后期,在收集一定实测数据基础上,分析电站出流对坝下河段的水沙变化影响情况,对了解受工程影响河段的水沙变化规律,加深坝下重点河段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生态工程修复技术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为向家坝水电站不同生态修复边坡土壤结构稳定及碳汇功能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向家坝水电站4种不同生态修复边坡:植被混凝土(CBS)、厚层基材喷播(TB)、框格梁覆土(FB)、客土喷播(SS)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天然林(NF)和弃渣地(AS)两种自然恢复边坡为对照,采用湿筛法研究土壤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特征。[结果] ①各边坡土壤均以>0.25 mm的大团聚体粒径为主;其中天然林大团聚体含量最高,为81.83%;植被混凝土和厚层基材边坡次之,弃渣地含量最低,仅占55.19%。4个人工生态修复边坡的MWD和GMD均低于天然林高于弃渣地,其中厚层基材边坡的值最高,分别为2.96 mm和1.47 mm。客土喷播和弃渣地的分形维数(D)显著高于(p<0.05)其余4个边坡。②各生态修复边坡措施均以>0.25 mm粒径的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除客土喷播和弃渣地外,其他修复措施和天然林均以>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贡献率最大。③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SOC与MWD,GMD和R0.2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5 mm和5~2 mm粒级团聚体数量与土壤MWD,GMD,R0.25和土壤SO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向家坝水电站研究区内厚层基材喷播技术和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对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库的改善效果比较接近天然林,客土喷播技术改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周旭 《中国蜂业》2012,(1X):16-16
<正>我的家乡坐落于云南省最北端的边陲小镇——水富,被誉为"云南北大门"。这里有巨型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西部著名的4A级温泉——大峡谷温泉、全国著名的云天化集团,还有内昆铁路、昆水高速,更有魅力水富的后花园——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向家坝工程扰动区退化生态系统中的鬼针草(Bidens pilos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黑麦草(Loliumperenne)、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葎草(Humulus scandens)和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等6种先锋草本植物的光合与水分生理特性,以求为了解这些物种的生长与适应能力以及研判先锋群落的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6种草本植物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在800~1 200μmol/(m2.s)和30~80μmol/(m2.s)的范围内,黑麦草、狼尾草为偏中生植物,而其他4种为喜阳植物;在固定光强为1 000μmol/(m2.s)的光照条件下,6种先锋草本植物均表现出较强的光合能力,其中黑麦草5月净光合速率低于10月,而其他5种草本植物5月净光合速率均高于10月,表明黑麦草为冷季型草种,其他5种草本植物为暖季型草种,具有比较旺盛的生长能力;6种先锋草本植物的CO2补偿点在50~80μmol/mol之间,其中黑麦草的羧化效率显著高于其他5种,有较强的同化效率;鬼针草及狼尾草的水分利用率较高,说明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大型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对周围环境与景观产生一定的扰动和影响,进而使区域内部生态系统中原有的物质循环、组成结构出现较大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的空间连续性受到破坏,原有的景观格局斑块种类以及面积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对区域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以及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生态功能与景观稳定性大幅度下降。选择景观格局变化、斑块类型、斑块面积等参数展开分析,提出了生态恢复重建的措施,强调扰动区未来的生态恢复工作应重视景观连接性建设,并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丰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向家坝工程扰动区内的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盐肤木(Rhus chinensis)、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等3种生态恢复先锋灌木的光合与水分生理特性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海桐、盐肤木及木蓝的光饱和点在1 000~1 200μmol.m-2.s-1,光补偿点均低于30μmol.m-2.s-1,各物种的表观量子效率均在0.05~0.06间,表明3种灌木均为喜阳植物,对弱光利用能力均比较强。在光强为1 000μmol.m-2.s-1的光照条件下,3种灌木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均表现出较强的净光合能力;海桐和木蓝的蒸腾速率显著低于盐肤木,但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盐肤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