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完全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农作物 | 23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内单314为材料,通过超高产栽培和普通高产栽培的比较,对超高产玉米的冠层结构和叶片光合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内单314最大LAI(叶面积指数)达6.95,其全生育期内LAI维持在6以上的时间在40d以上;全生育期总LAD(光合势)比普通高产群体高74.85万m2/(d·hm2)。②与普通高产玉米相比,超高产玉米群体内个体空间分布更加合理,叶片功能期延长,株型更加紧凑。超高产群体冠层截获的PAR(光合有效辐射)比普通高产群体高25μmol/(m2·s),且超高产群体中散射PAR占入射PAR的比例高于普通高产群体,群体内光分布较为合理,提高了光能利用率。③与普通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玉米叶片的Pn(光合速率)和WUE(水分利用效率)高,而Tr(蒸腾速率)较低,植株穗位及穗位上部叶片的Pn和WUE高于普通高产栽培,而穗位下部叶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3.
氮、磷、钾、钙肥不同用量对花生光合性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N、P、K、Ca肥不同用量对花生光合性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P、K、Ca肥可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对叶片光合性能的改善作用,N肥主要在前期、P肥在中后期、K肥和Ca肥前后期比较一致。施肥可明显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且施N肥处理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施P、K、Ca肥处理以中等施肥量(P150、K300、Ca300)产量最高。施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花生籽仁脂肪、粗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改善花生籽仁品质。对花生籽仁品质的改善作用,P肥最大,其次是N和Ca肥,K肥的作用不明显,施K肥过多(K450)还会明显降低脂肪含量。施用Ca肥能提高花生籽仁中油酸亚油酸比值(O/L),K肥可提高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4.
以钾敏感型品种二九丰和钾钝感型品种原丰早为材料,研究了缺钾对水稻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及光合防御机制,并对缺钾条件下的光合防御机制进行了讨论。在缺钾条件下,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随气孔导度(Gs)的下降而下降;光合作用的关键酶Rubisco含量降低,而抗氧化酶系统的关键酶SOD活性显著上升。进一步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表明,随着钾胁迫时间的延长,缺钾水稻叶片中的 Fv/Fm、ФPSⅡ、qP及ETR均显著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受到伤害。缺钾也降低了水稻叶片的光饱和点,PSⅡ吸收的光能超过了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能。缺钾叶片NPQ显著上升,说明钾胁迫下的水稻叶片通过启动热耗散机制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以减轻因PSⅡ吸收过多光能而引起的光抑制和光氧化从而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从品种间的差异来看,原丰早在缺钾条件下,由于仍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抗光抑制能力,因此对缺钾有更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5.
6.
7.
玉米冠层结构、光分布和光合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9,他引:17
玉米冠层结构的研究与光分布的研究相辅相成.叶片是玉米冠层结构中最主要的器官,先人曾利用叶角分布来表示玉米的空间结构.对玉米冠层结构的描述也集中在叶曲线和叶形的描述上.三维重建技术给玉米冠层结构研究带来新的生机,在此基础上,利用投影Z-Buffer算法和Turtle模型也使冠层内光分布研究得到了发展,弥补了指数模型应用假设的不足,克服了G函数应用复杂和繁琐的缺点.这些研究为准确计算光合作用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玉米叶片空间结构和株型的差异使得光在冠层内的分布不同,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耐低钾的玉米自交系90-21-3和不耐低钾玉米自交系丹937为试材,利用4个水平钾浓度的水培方法,研究低钾胁迫对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玉米光合面积减少,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下降,胞间CO2浓度升高。且在严重低钾条件下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丹937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90-21-3,90-21-3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大于丹937。低钾胁迫使玉米叶片Fv/Fm、ΦPSⅡ、qP及ETR显著下降,NPQ上升,表明低钾对PSⅡ造成了伤害,但其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因PSⅡ吸收过多光能而引起的光抑制和光氧化。与钾敏感自交系相比,耐低钾玉米自交系在低钾胁迫下仍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抗光抑制能力,对低钾有更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9.
设施繁育茶苗适宜光照强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光强分别为自然光的8%、15%、35%、42%、50%及75%)生长的茶树扦插苗的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茶树扦插苗的光合速率(Pn)、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在自然光强的75%时达到最大值;叶绿素含量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叶绿素a/b则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新生物量与最大光合速率一致,在自然光强的75%时达到最大值;其植株生根率、出现愈伤组织的比率、根条比及根生物量比(RMR)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死亡率、SLA及LAR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根据实验结果,适当提高大棚透光率及在阴天对大棚中的茶苗进行加光处理,对快速繁育茶苗有利。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品种的源库关系,通过剪叶和去穗处理研究了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198”的籽粒灌浆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籽粒体积、千粒重、灌浆速率在花后15d之后均表现为去穗处理〉对照〉去叶处理。去叶处理使两个品种的千粒重、灌浆速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豫麦49—198较对照下降最大比例分别为24.4%和22%,兰考矮早八下降的最大比例分别为7.6%和9%;去穗处理使两个品种的千粒重和灌浆速率均有所增加,其中豫麦49—198较对照增加的最大比例分别为11.1%和17%,兰考矮早八增加的最大比例分别为12.2%和17.25%。源库改变对两个品种的光合特性均有影响,表现为对照旗叶〉去穗旗叶〉去叶倒二叶〉对照例二叶。随着灌浆进程,豫麦49—198去叶处理的倒二叶光舍速率较对照增加的比例从40%减为25%.兰考矮早八去穗处理的旗叶光合速率较对照下降的比例从27%减为2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