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9篇
  21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园址选择选择集中连片、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坡地果园应选择坡度20度以下, 背风向阳台地、梯地和缓坡地。平地地下水应控制在1米以下,做到排灌自如,雨后无积水,定植带有效土层深达 80厘米,pH6.50左右,选择具有团粒结构,肥力良好的壤土或轻黏壤土,黏重,湿渍或地下水位高的土地不宜种植猕猴桃。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留茬还田是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攻关项目。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然而由于连年耕翻及大量使用化肥,耕地遭受风蚀、雨蚀,致使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严重的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耕地板结,肥力下降,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整地提前一星期,将土壤翻耕熟化,结合整地,亩施商品有机肥500千克,蔬菜专用复合肥50千克,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和,创造良好的团粒结构和营养土层,并做到深沟高畦,能灌能排(这里指的整地,也包括直播用的苗床地)。待苗长至12厘米高时,可选择阴天或晴天的傍晚移栽,并做到移栽田浇足底水,移栽后搭棚遮阳,或移栽在保护地大棚内,用遮阳网覆盖。  相似文献   
4.
蚯蚓是土壤中较为常见的爬虫,也是花盆中的“常客”。对于蚯蚓的是非功过,花友们历来褒贬不一。褒者言其柄于土中,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提高土壤肥力,并可使土质疏松,改善团粒结构;贬者云其在土中四处钻营,使盆土“千疮百孔”,而且会在食料缺乏时蚕食花卉根系,为盆花之大敌……孰是孰非,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植被恢复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研究了山西吴起县植被恢复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林草地和农田的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容重为1.17~1.21 g/cm3,差异较小,但均比农田(1.31 g/cm3)低约11%,不同植被类型地各层土壤不同粒径的土壤团粒结构百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天然草地和农田。实施植被修复后,与农田相比,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好于纯林林,天然草地和农田较差,天然草地略好于农田。  相似文献   
6.
红提(红地球)葡萄在我国发展面积较大,但在生产中普遍存在果粒偏小、色泽不匀、品质及贮运达不到其固有的品种性状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种植者的效益和积极性.为此,在红提葡萄的多年生产实际中,科学地应用药肥制剂,上调葡萄树势、穗形、果粒,下调土壤团粒结构和营养元素,生产出了平均粒重15 g以上的品质优、外观美、耐贮运的红提葡萄,此项技术被称为"双调增大果粒"新技术,现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殿刚 《中国瓜菜》2008,21(1):52-53
<正>经过多年调查,笔者发现现今大棚瓜菜生产在施肥中存在以下3个主要问题:(1)施肥种类、数量不合理,存在盲目施肥现象。(2)施肥比例不恰当。氮、磷、钾三大要素施用比例不合理,氮、磷比例偏大。(3)施肥方法不科学。这3个问题导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目的 “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是北海市“夏氏蓝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生产的高科技全新土壤调理剂,本品含有海洋生物活性钙、壳聚糖及特性蛋白,旌用后不仅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而且可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显著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了验证其在我地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上的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食康 《吉林蔬菜》2014,(4):58-58
<正>生态效益。从总体上看,蔬菜是一类弱质的植物群体,在长期的进化与人工选择过程中,品质逐渐提高,而抗逆性却大大减弱。长期以来,蔬菜作物都是在人工培育的良好环境下栽培。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蔬菜栽培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对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在蔬菜生产这个领域也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生产进步了,环境也破坏了。过量地施用化肥,特别是氮素肥料,破坏了长期以来农民培育的良好菜田的土壤团粒结构,土壤肥力逐渐下降,为维持菜田的眼前生产力,愈发增加化肥使用量,如此反复的恶性循环,导致菜田土壤生产环境的恶化。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0.
稻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和可再生资源,大量研究表明,稻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疏松土质,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大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调节土壤养分结构。腐熟度是决定稻秆还田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腐熟的程度不够,就会造成土壤养分供应不足,还会产生还原性物质,加剧水稻苗期难发苗、易僵苗的现象,甚至造成减产。因而.调整稻秆直接还田后的腐解速率,使微生物对养分的利用避开作物养分需求高峰期,是稻秆还田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