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46篇
  免费   652篇
  国内免费   1471篇
林业   1150篇
农学   5787篇
基础科学   1546篇
  941篇
综合类   35090篇
农作物   4644篇
水产渔业   2218篇
畜牧兽医   6225篇
园艺   5811篇
植物保护   457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54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649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794篇
  2018年   485篇
  2017年   1140篇
  2016年   1332篇
  2015年   1561篇
  2014年   3377篇
  2013年   3601篇
  2012年   4029篇
  2011年   4245篇
  2010年   3891篇
  2009年   4001篇
  2008年   4344篇
  2007年   3850篇
  2006年   3398篇
  2005年   3540篇
  2004年   1927篇
  2003年   1602篇
  2002年   2135篇
  2001年   2029篇
  2000年   1273篇
  1999年   684篇
  1998年   1013篇
  1997年   1127篇
  1996年   1046篇
  1995年   657篇
  1994年   813篇
  1993年   714篇
  1992年   699篇
  1991年   620篇
  1990年   402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42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30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27篇
  1975年   17篇
  1965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疫灾史料和环境资料,运用数理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对960-1368年疫灾地理格局与环境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宋元(960-1368年)疫灾区域差异显著,疫灾严重程度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格局,南方地区疫灾重于北方地区,疫灾重心位于长江水系的庐江县与巢湖市交界(31°28′42″N,117°22′41″E),形成了以杭州、开封、北京3个京都所在地为核心的三大疫灾城市群;疫灾聚集分布明显,空间上呈沿海∩型趋势。2)疫灾的地理格局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宋元(960-1368年)疫灾具有平原指向性、亲水性、距离衰减性,地理条件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自然灾害是催化剂,为疫灾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人口密度越大、人口流动性越强、交通可达性越高,越易诱发疫灾,人口作为传染源和易感人群是根本所在,交通条件是疫灾流行的加速器。3)环境因素对疫灾发生、传播、流行的影响并非完全一致。宋元(960-1368年)对疫灾流行作用强度最大的是灾害类因子(震灾、战争、旱灾、饥荒、水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全新的要求。西红柿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因为其口感鲜美使得西红柿的种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因此,本文就西红柿高产优质种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农业部门在进行西红柿种植工作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帮助,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选取泌乳天数、体重、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高产泌乳牛34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70头。试验时间共28d,对照组全期饲喂全混合配方日粮(TMR),试验组分四阶段进行,每阶段7d,分别饲喂以10%、20%、30%、40%粉碎大麦粉替代玉米的TMR。结果发现:随着大麦粉替代玉米比例的增加,试验组采食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30%、40%替代期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大麦粉替代不同比例玉米对奶牛产奶量影响不一致,20%、30%替代期产奶量增加0.4、0.3kg/d,10%、40%替代期分别下降0.6、0.7kg/d,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10%、40%替代期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20%、30%替代期乳脂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0%替代期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30%、40%替代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替代期乳蛋白率较对照组下降0.012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用大麦粉替代20%比例的玉米饲喂奶牛,在不影响采食量、乳脂率、乳蛋白率情况下可提升产奶量并降低饲养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为最佳替代比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逐渐提高,外国农产品接连不断进入,我国农业发展 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态势。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高产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 求,保障农作物产量,在农耕时期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高产作物种子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 术分析与探讨。通过相关技术推广可以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合理分析与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相关 的问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近几年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37号在邓州市的种植实际,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秦燕  范波  苗贵东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20-25,28
当低浓度CO2限制微藻光合作用时,CO2浓缩机制(CCM)是一种有效的无机碳(Ci)吸收策略,以保证微藻的正常生存和繁殖.CCM主要是通过升高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增强光合作用的效率,同时抑制光呼吸的进行.CCM的关键步骤包括无机碳的聚集吸收、Rubisco对CO2的固定和碳酸酐酶催化的不同Ci的转换.CCM中分子调控元件的有序协作,不仅可以帮助细胞感知周围CO2的浓度,诱导调节CCM基因的表达,还可以协调衣藻在低浓度CO2环境下光合作用中碳和其他代谢途径的相互作用.总结了目前以衣藻作为模式生物对真核藻类CCM的研究概况、调控机理,以及CCM机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优质杂交稻泰两优217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两优217是浙江科原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粤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泰1S和优质恢复系温恢21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其具有米质优、熟期适中、抗性好、高产稳产等特性,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为中稻种植,2018年5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介绍了杂交水稻品种泰两优217的选育过程、性状表现、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油注聚井堵塞导致采收率严重下降的问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及扫描电镜(SEM)的方法对堵塞位置、堵塞因素进行研究.聚合物注入性试验结果表明,注入阻力越大,注入压力就越高,确定堵塞位置为近井地带,结果与实际矿场结果相符;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高渗岩心以吸附堵塞为主,低渗岩心以机械捕集为主;静态吸附试验显示防吸附剂质量分数、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矿化度、温度均对聚合物吸附有不同程度影响,为此研制出一种使砂岩表面润湿反转以减少吸附的防吸附剂(代号5807),并对注入参数进行优化:防吸附剂最优注入质量分数为0.5%;该防吸附剂耐盐性较好,不同矿化度(1500~10000mg/L)对该防吸附剂体系的防吸附率影响不大;防吸附剂注入体积数越大,聚合物防吸附率越高,最佳注入体积为0.6PV;防吸附剂处理地层的时间越长,聚合物防吸附率越高,处理时间在12h以上防吸附率大于70%;防吸附剂的最佳注入方式为:顶替液+0.6 PV防吸附剂段塞+1PV清洗剂.该研究对油田后续现场施工及动态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河南油田提高聚合物驱技术应用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陈松 《吉林蔬菜》2021,(1):21-22
番茄是居民经常食用蔬菜,因独特风味备受人们喜欢。番茄营养丰富,具有美容养颜、预防衰老等多种功效。露地番茄通过科学栽培管理能够获得较好的产品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广普及露地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菜农收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番茄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1.1温度番茄喜温,一般植株生长最适温度22~26℃,根系生长适宜土温20~22℃。  相似文献   
10.
詹斌 《种子世界》2021,(9):0084-0086
近年来,高油酸花生日益引起种植户广泛关注,已经成为花生产业发展的热点品种。高油酸花生的价值体现在其较高的油酸含量,只有保证高油酸花生的纯度,才能发挥其品质与营养价值优势。为此,围绕高油酸花生防杂保纯,现提出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对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高油酸花生的特性,并提出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以及适时收获等要点,以为相关栽培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