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6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539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203篇
基础科学   371篇
  699篇
综合类   7109篇
农作物   1037篇
水产渔业   1373篇
畜牧兽医   700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63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608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17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5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2018年在长江中游三熟制区(江西进贤)开展田间试验,初步探究了缓释型配方肥(N:P2O5:K2O=25:7:8,及5%其他中微量元素)在晚稻套播油菜上的施用效果,从而为套播油菜轻简化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油稻稻三熟制秸秆还田下,相比不施肥处理,分次施常规肥和一次性基施配方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套播油菜产量和收入;缓释型配方肥在减少肥料养分投入且一次性基施的情况下,仍能达到甚至优于常规肥分次施用的效果.对于晚稻套播油菜,缓释型配方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肥料,建议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籽粒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活性相关基因TaLox-B1的差异和分布,利用小麦4B染色体上的功能标记LOX16LOX18对7个麦区的436份种质资源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3种TaLox-B1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分别为TaLox-B1a(与高LOX活性相关)、TaLox-B1b(与低LOX活性相关)和杂合型,其频率分别为19.0%、70.4%和10.6%。小麦LOX活性基因不同变异类型在各生态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基因型TaLox-B1a在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其比例分别为21.1%、19.8%和17.6%;基因型TaLox-B1b在西南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比例分别为87.9%、72.5%;杂合型仅存在于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比例分别为14.2%、12.4%和9.8%。利用标记LOX16LOX18对53个自选高代品系进行分子检测,发现自选品系仅有TaLox-B1b与杂合型两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TaLox-B1ab有32个,比例为60.4%。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利于快速鉴定小麦籽粒LOX活性,加速LOX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
豫北地区花生种植模式以麦垄套种为主,传统麦垄套花生种植模式与农机农艺不融合,机械化种植难,不利于高油酸花生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高油酸花生麦垄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能够实现粮油协同增产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该生产技术规程,为高油酸花生麦垄套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优质小麦丰德存麦5号由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育成(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3),该品种2015年引进渭南市富平县,着重介绍了优质小麦丰德存5号的生物学特性、抗病性、品质测定、引种过程、适应性及产量表现,并从宽幅精播栽培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采集于秦巴山区的野生麦冬根、叶及花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麦冬花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评价了麦冬不同部位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功效,以期优化麦冬不同组织类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冬花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1min,提取温度57℃,乙醇浓度63%,料液比1∶19g·mL~(-1),其多酚提取量(32.95±0.14)mg·g-1,麦冬块根、叶及须根的多酚含量分别为(24.64±0.05)、(20.52±0.04)、(17.42±0.03)mg·g~(-1)。与常规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比,不同部位的麦冬多酚均具有较好地清除O_2~、·OH、NaNO_2的能力,其总体清除活性顺序为麦冬花麦冬块根麦冬叶麦冬须根≈抗坏血酸;麦冬花多酚对O_2~、·OH和NaNO_2的清除IC50值分别为(0.41±0.01)、(0.097±0.005)、(0.021±0.005)mg·mL~(-1),而同浓度条件下维生素C溶液的清除IC50值分别为(0.80±0.01)、(0.14±0.01)、(0.012±0.002)mg·mL~(-1),表明不同部位的麦冬多酚均具有相对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稻田大规格甲鱼养殖技术,是一种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甲鱼存活率以及水稻产量。本文对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总结,包括用地选择、稻田建设、消毒清洁、肥料投放、水稻栽植、甲鱼放养、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甲鱼养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整地施肥、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小麦新品种“恒进麦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麦/油后直播杂交稻氮素积累、转运、氮肥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优质三系杂交稻宜香优2115,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麦、油茬田同步开展试验,处理完全一致。主区为麦/油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0),副区设4个氮肥管理,即不施氮对照(N0)、m基肥m分蘖肥m促花肥m保花肥比例分别为1∶0∶0∶0(N1)、3∶3∶2∶2(N2)、2∶2∶3∶3(N3),测定了直播杂交稻主要生育时期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及籽粒产量。【结果】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方式下,氮肥管理对直播杂交稻主要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齐穗后茎鞘、叶片的氮素转运及稻株氮素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麦/油茬杂交稻中后期的氮素积累量、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以及氮肥利用效率,其中,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秸秆不还田分别提高了34.96%/28.76%、2.52%/2.61%和31.91%/22.30%。同时,油菜秸秆还田下直播杂交稻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和产量较麦秆还田表现更好,籽粒产量提高481 kg/hm2(5.22%)。M1N2处理、M0N3处理下,直播杂交稻各阶段的氮素积累速率明显加大,促进结实期茎鞘和叶片的氮素向穗部转运,成熟期稻株氮素积累量优势明显且有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麦/油茬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分别达17.87 kg∙kg-1/17.85 kg∙kg-1、67.27 kg∙kg-1/71.28 kg∙kg-1、74.93%/75.05%),最终实现高产。【结论】在麦/油-稻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配合N2氮肥管理,可有效提高直播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增加籽粒产量,尤以油菜秸杆还田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