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中一些农村居民具有生活垃圾分类意愿,行为却与之悖离,阻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进程。基于外部性理论,从制度约束与社会规范两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与意愿悖离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并利用太湖流域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分析个体感知与邻里关系的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1)制度约束、社会规范均可以降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可能性,但制度约束的效果优于社会规范。2)从影响路径看,个体感知并未发挥中介作用,而邻里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异质性分析发现制度约束与社会规范对不同年龄、学历的农村居民影响不同。文中研究为优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社会资本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对新农村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实现依赖于丰富的农村社会资本。这主要体现在村民之间的信任、合作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离不开社会规范与秩序。这就要求认清农村社会资本的现状,对农村社会资本进行再造与提升,以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概念,<礼记·礼运>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正是从饮食之礼开始的,而茶礼则是饮食之礼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之礼是与礼义、礼制、礼义相关并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也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茶礼是茶叶冲泡技术与艺术中所体现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是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是茶人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缮  相似文献   
4.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地膜回收率,防控"白色污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文中以新疆1056户棉农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s模型研究社会规范、生态认知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地膜机械化回收行为和地膜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规范和生态认知水平在不同的地膜回收行为群体之间呈现显著差异;社会规范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生态污染认知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地膜机械化回收行为和地膜资源化处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生态重要性认知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生态保护成本认知增加会降低农户地膜回收和资源化处理意愿,但是能够提高农户机械化回收地膜意愿。  相似文献   
5.
文中利用新疆697位农户的调查数据,以社会规范为前因变量,生态认知为中介变量,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了社会规范对农户地膜回收意愿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1)社会规范对农户地膜回收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生态认知在社会规范和农户地膜回收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环境规制中的经济补贴和经济惩罚正向调节"社会规范—生态认知—地膜回收意愿"过程的后半路径和生态认知的中介作用,而宣传教育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丰富和完善了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影响路径,对践行农业清洁生产、推进地膜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社会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从社会规范一致和冲突的双重视角出发,利用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安徽和江苏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ordered prob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在农户亲环境行为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1)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时,二者均会直接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同时二者还可互为调节变量促进彼此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2)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冲突时,描述性社会规范会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而命令性社会规范则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不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不大。3)无论是在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亦或冲突的情境下,感知行为控制和亲环境行为认知均可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据此提出制定合理的亲环境行为实施标准、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模范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入乡随俗”,意思是到了一个地方,就要顺应当地的习俗习惯和遵守当地的社会规范。城里人对外来务工者态度不友好,可能仅仅是务工者的一种主观感受,也可能是因为务工者的行为不符合城镇的社会规范而与城镇居民不能相融。因此,了解城镇的社会规范和生活习惯,并且遵守这些规范,这是让城里人接纳并与务工者融洽相处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方丽 《新农村》2012,(10):49-50
家庭环境一般包括生活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行为等因素。家庭环境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开始于家庭,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社会规范的接受,生活目标的确定,生活方式的形成,社会角色的培养等,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子女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子女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缓解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现状的解决之道,利用甘肃省644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并基于资源禀赋异质性视角探讨社会规范在影响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向行为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资源禀赋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抑制悖离现象。2)社会规范中,价值引导、互动内化和制度规范均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可有效促进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向实际行为转化与落实。3)资源禀赋异质性下,社会规范仍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价值引导在高禀赋家庭中发挥的作用大于低禀赋家庭;互动内化中亲戚邻居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对低禀赋家庭影响较大,朋友是否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对高禀赋家庭行为有重要影响;制度规范中政府农业面源污染行为的处罚措施对低禀赋家庭的约束作用更强,政府专业化生产补贴对高禀赋家庭的激励作用更大。建议要重视因禀赋差异引起的农户不同生产行为,对低禀赋群体应采取对应机制。同时要加强社会规范的引导作用,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绿肥种植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环境污染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政府现行的环境监管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构建农民之间的约束机制使外部监管内部化,才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长远之计。社会规范作为一种非正式机制,在引导农民自觉治理环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从微观农户视角出发,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探讨社会规范对农户环境治理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规范只有被激活才会最终影响农户的环境治理行为;2)社会规范通过个人规范、感知行为能力和信任间接正向影响农户环境治理行为,其间接路径系数分别是0.403、0.492、0.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