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8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736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54篇
  3854篇
综合类   1241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5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浪县横梁山区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移民搬迁遗留的建筑垃圾污染严重,水土流失日益加重,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用土壤改良技术,有效利用降水集雨灌溉等措施,混交营造适生的乡土和常绿树种,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当地生态脆弱状态。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是当前南方红壤区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采用野外自然坡面试验小区监测方式,运用类比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30场次降雨下的第四纪红壤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特征以及防治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小区与裸露对照小区相比,产流量差异不显著,产沙量差异极显著,不同雨型下的降雨对产流、产沙的贡献率存在差异,中雨型下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表现最为突出,马尾松林下降雨、产流以及产沙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一元二次回归模型;乔草、乔灌组合模式与马尾松纯林小区在产流、产沙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减流、减沙率均在90%左右,其中以乔草组合模式最优,不同雨型的减流、减沙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小雨型,中雨型,大雨及以上雨型,各防治模式下的降雨、产流以及产沙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一元二次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纵深推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关键性胜利,规模化成片治理基本结束。随着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显现出治理主体单一、流失斑块分散、治理资金不足、成效亮点不足以及治理成果巩固难等突出问题。为补齐治理短板,2019年以来,长汀县以项目化推进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为抓手,强化工作举措,推动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持续推进治理经验被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长汀县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并提出了今后工作思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谢传金 《中国水土保持》2021,(1):F0002-F0002
福建省闽清县霞溪村在搞好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上,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治理与美化、致富多赢,建成了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守得住乡愁”的水土保持生态村。一是实施村庄四周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四地”治理,通过封山育林、造林补植、荒地种植油茶等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 hm^2,打造绿水青山。二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绿化,打造水土保持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5.
定西于家山黄土洞穴的分布特征与侵蚀临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洞穴与滑坡、沟蚀等侵蚀过程联系紧密并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程度,但目前黄土洞穴发育的分布特征与侵蚀临界暂未明晰。利用无人机获得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影像与数字表面模型,基于影像标识了黄土洞穴并统计了其土地利用类型与洞穴直径,利用标识点在数字表面模型上提取了黄土洞穴的坡度、坡向、曲率和汇水面积等地形数据并分析了黄土洞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洞穴直径大多4 m。黄土洞穴在耕地上发育较少,多发育于牧草地区域流水汇聚的凹形坡,且在阴坡更为发育。同时,黄土洞穴坡度正切值范围集中于0.4~1.0,汇水面积一般不超过3 000 m~2。依托统计的坡度正切值与汇水面积数据绘制了黄土洞穴的侵蚀临界图并对比了黄土洞穴与浅沟、切沟的侵蚀临界。黄土洞穴的侵蚀临界边界分别为SA~(0.150)=0.368与SA~(0.135)=7.580,分布较广且覆盖了浅沟与切沟的侵蚀临界。浅沟、切沟的演化与黄土洞穴的发育有关,黄土洞穴通过连通与坍塌促进了浅沟、切沟的发育、转换与扩展,并因此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研究量化了黄土洞穴发育的分布特征,建立了黄土洞穴与浅沟、切沟的联系并深化了对黄土洞穴侵蚀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剖析了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水土流失问题综合治理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艺》2020,(3):78-79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也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愈发严重,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基于此,分析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因素,如气候地形、破坏地表植物、施工占地等,并以此为基础,探究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旨在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水土流失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威胁,水土保持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为明确其在农业增产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重点从水土流失对农业的危害入手,详细叙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农业措施,最终阐明了水土保持对改善农业生态及生产的作用,以为水土保持在农业增产方面优势作用的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羊秀娟  唐庆  陈伟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112-113,120
研究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对于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发现,绵阳市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如下:林地、居住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不断增加;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不断减少;耕地则是先减少后增加;园地先增加后减少;其他的备用土地不断减少。由于各土地利用类型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不同的,而水土流失情况则有所好转,说明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以2009和2010年10 m分辨率的ALOS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计算机自动分析与人机交互判别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遥感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利用以林草地、水田、建筑用地、水域和旱地为主,植被覆盖状况良好,珠三角和粤西地区地形平缓,粤北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20945.87 km 2,其中自然侵蚀面积14781.06 km 2,人为侵蚀面积6164.81 km 2;全省水土流失以轻度和中度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河源、梅州和云浮等地,其中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的人为侵蚀集中分布在惠州、清远和广州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