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22篇
  31篇
综合类   1064篇
农作物   18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42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能侵染多种茄科植物,它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为了开发能在田间快速检测马铃薯晚疫病病原的方法,利用P. infestans T30-4基因组测序数据的contig 1.18131,设计qPCR和LAMP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后得到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最后通过检测田间收获薯块,比较形态学传统方法、qPCR及LAMP的差异。特异性检测结果发现,qPCR和LAMP仅在含有P. infestans DNA模板的体系有阳性扩增,在寄主和其他微生物DNA中均无扩增;在优化的条件下,qPCR和LAMP的检测下限可达1×10 -6ng/μL,在有寄主和其他微生物DNA存在的条件下,引物的灵敏度没有显著差异。利用两种快速方法对在大理、丽江及昆明3个地区田间收获薯块上检测发现,qPCR和LAMP方法得到的检出率差异极为不显著(P=0.420),两种快速检测方法和形态学鉴定方法检出率差异极显著(P=0.009)。在大理、丽江及昆明3个地区的薯块中,两种分子检测方法检出率均比形态学方法高。其中,qPCR检测方法比形态学方法分别提高了12.00%、2.00%、8.70%;LAMP检测方法比形态学方法分别提高了11.30%、2.00%、8.70%。  相似文献   
2.
AP2/ERF基因家族转录因子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前期转录组测序的结果发现马铃薯‘加湘1号’一个AP2/ERF家族基因(PGSC0003DMG400012154)在接种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24 h后被显著激活。从接种P.infestans 24 h的‘加湘1号’的总RNA中通过RT-PCR获得了该基因CDS序列为885 bp,BLAST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一个29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并且含有1个AP2/ERF结构域,是AP2/ERF转录因子家族中的ERF亚家族的一员。本研究将该基因与XcmⅠ酶切的表达载体pCXSN连接,转化大肠杆菌,通过测序挑选插入正确克隆酶切验证,并成功转化农杆菌。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疫霉属( Phytophthora)卵菌引致马铃薯晚疫病等作物灾难性病害,严重威胁作物的可持续生产。由于病菌毒性变异,导致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突出。因此,挖掘植物广谱和持久抗病基因,并探索其在抗病育种中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1(GSNOR1)是植物氮信号通路中高度保守的关键还原酶,其参与调节r基因介导的植物抗性和非寄主抗性。然而, GSNOR1参与抗疫霉菌的免疫功能和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中,借助拟南芥与寄生疫霉菌互作的模式体系,首先发现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 gsnor1-3对寄生疫霉菌呈现感病表型。进一步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降低烟草叶片中 GSNOR1同源基因的表达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抗病表型分析以及一系列抗性相关功能的检测,结果表明,沉默本氏烟草 GSNOR1同源基因能够在寄生疫霉菌侵染植物的过程中削弱植物体内的活性氧(ROS)迸发、病程相关基因(PR genes)的诱导表达以及MAPK信号转导,从而增强了植物对疫霉菌的感病性。本研究揭示了植物 GSNOR1对疫霉菌具有高度保守的抗性功能,并初步解析了 GSNOR1正调控植物抗疫霉菌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 GSNOR1在马铃薯抗晚疫病中的功能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有效利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 基础。  相似文献   
4.
5.
番茄的病害种类很多,有些病害的症状十分相似。只有正确地认识和鉴别病害,掌握发生规律,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番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现将番茄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苗期猝倒病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为害极其严重,常造成烂薯,使其失去商品价值.生产上主要采用百菌清、杀素矾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由于马铃薯晚疫病产生抗药性,亩用药量逐年加大,污染严重且防效不佳.作者应用MI百事达生物制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最佳有效浓度和施用方法,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黑秆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流行性强、破坏性大。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白天20~22℃,夜晚1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即可成功侵染,故其在温棚内极易发生,是温棚番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5%左右,流行时可达100%,严重时甚至造成番茄绝收。  相似文献   
8.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葡萄园套种马铃薯等新的种植模式的推广,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晚疫病,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本文对当地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作一总结,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敬红 《吉林蔬菜》2003,(2):38-38
番茄晚疫病又叫番茄疫病,是典型的流行性传染病,因为病害之快又重,如同瘟疫一样,故称“疫病”。 [症状识别]幼苗和成株期都可以发病,危害叶、果、茎,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叶片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