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2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8篇
  40篇
综合类   457篇
农作物   10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幼林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并改善林地土壤、促进幼林健康生长,在庆元林场开展了浙江红花油茶间作旱稻、多花黄精为试验。结果表明:与浙江红花油茶清耕相比,浙江红花油茶+旱稻、浙江红花油茶+多花黄精间作经营的油茶株高、冠幅显著增加了51.2%~57.0%,52.7%~56.4%;2种间作经营模式的土壤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显著提高了17.7%~25.5%,21.1%~35.7%;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了18.4%~20.3%,36.2%~47.6%,29.2%~35.2%,24.8%~28.6%(P<0.05),经济效益增加了4倍。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徽沿淮地区气候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沿淮地区旱种旱管栽培,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旱稻品种5个,节水耐旱型水稻品种7个;明确了沿淮地区以旱优73为代表的杂交旱稻的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播种期6月5-12日,播种量2.0 kg/667 m~2左右,氮肥用量10~14 kg/667 m~2;在施肥过程中适当降低基蘖肥用量、增施穗粒肥,基、蘖、穗肥比例以4∶4∶2较好。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9,(4):47-50
通过对湖南省沅水和澧水中下游流域旱稻种植情况开展调查,比较系统地总结出适宜该区域的旱稻种植技术,分析发展旱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对相似生态区域发展旱稻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旱植水稻可以做到全程机械化,节水、省工、省力,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产量高,效益好,是改良土壤和降低病虫害发生最好的一种农业生产种植技术,适合新疆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旱糯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省稻作所)2003年以冀糯1号为母本、旱88-1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经南繁加代及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55。  相似文献   
7.
使用粳稻材料、爪哇稻材料进行三交育种,后代差异大、分离广、稳定慢,经过多年选育得到优良的粳旱稻材料,在株型和穗型上取得突破,株型"叶里藏花",冠层高于穗层10~20cm;穗型紧凑,穗大,穗粒数突破400粒,个别达到500粒。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宿松县地理气候优势,特别是近12年来5—9月降雨量、雨日及降雨过程,7—8月≥35℃高温日数,每年寒露风出现日期的分析,得出宿松县发展旱稻生产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通过总结旱稻生产的经验,对宿松县棉区旱稻栽培气象条件及管理技术规程作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耗水量非常大的作物,对水依赖性强,文章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的栽培技术,并结合江西省旱地较多,且正实施旱地改水田工程的现实需要,展望了节水抗旱稻在江西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0月20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宣布,世界上首例杂交旱稻组合已在上海诞生,在上海地区小面积试种的结果表明,杂交旱稻的产量已与目前大面积生产的杂交水稻产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