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6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林业   656篇
农学   346篇
基础科学   1214篇
  488篇
综合类   2970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473篇
畜牧兽医   1074篇
园艺   535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总结了可食景观的作用及其常见的应用形式,并且以扬州市引漕河滨水绿地为例,提出了以可食用植物为主要造景素材,结合不同的功能分区,创造特色鲜明,富含生产、科普、教育、游赏等复合功能的绿地,打造可食景观,拓展城市绿地建造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轻量型残差网络的自然场景水稻害虫识别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准确识别水稻害虫对水稻及时采取防护和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自然场景中水稻害虫图像为研究对象,针对水稻害虫图像的颜色纹理与背景相近以及同类害虫形态差异较大等特点,设计了一个由特征提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优化模块构成的轻量型残差网络(Light Weight Residual Network,LW-ResNet)用于水稻害虫识别。在特征提取模块通过增加卷积层数以及分支数对残差块进行改进,有效提取自然场景中水稻害虫图像的深层全局特征并使用全局优化模块进行优化;局部优化模块通过设计轻量型注意力子模块关注害虫的局部判别性特征。LW-ResNet网络在特征提取模块减少了残差块的数量,在注意力子模块中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了浮点运算量,从而实现了模型的轻量化。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W-ResNet网络在13类水稻害虫图像的测试数据集上达到了92.5%的识别准确率,高于VGG16、ResNet、AlexNet等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且LW-ResNet网络的参数量仅为1.62×106个,浮点运算量仅为0.34×109次,低于MobileNetV3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研究成果可用于移动端水稻害虫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3.
"翠香"是从"冬宝9号"和"翠玉"杂交后代中,经多年定向筛选育成的优质大果浓香型杂交龙眼新品种。2018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果实大小均匀,单果重14.7~16.3 g,果实侧扁圆形,果肩双肩耸起,果顶钝圆,龟裂纹较明显,果皮青灰褐色。果肉黄白色,半透明,不流汁(干胞),汁液多,离核易,果肉质地脆,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22.8%,可食率70.6%~76.3%,风味甜,香气浓郁,综合品质特优,鲜食加工均宜。  相似文献   
4.
采用D101大孔树脂对观光木叶进行柱层析,提取黄酮类物质;先后用10%、30%、50%和70%乙醇/水进行梯度洗脱,得到4个洗脱组分,测定了各个组分的总黄酮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连氮-2-(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的清除实验评价了各组分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UPLC-Q-EXCTIVE-MS)技术对纯化后黄酮纯度最高的组分进行了成分鉴定.结果表明:观光木叶乙醇提取物经过D101大孔树脂分离后,黄酮类物质主要聚集在30%乙醇/水洗脱组分,黄酮纯度为28.40%,并且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分别达到87.22%和99.07%,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2.753和65.528 mg/L;从30%乙醇/水洗脱组分中初步鉴定了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酮洛芬、白麻苷、三叶豆苷、假荆芥属苷、射干苷、川陈皮素.  相似文献   
5.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和重要的食用油来源。棉花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高度敏感,尤其是高温胁迫极易影响花粉的活力和花药的开裂。为了解析棉花在高温胁迫下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应变化机制,开展了热敏和耐热2个棉花品种的全长转录组响应高温胁迫处理变化的研究。通过转录本的可变剪切分析发现,2个棉花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可变剪切的总数显著增加。热敏品种Che61-72中发现了2 900个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差异基因在加热前样本(R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R12)中分别识别到了13 251个和25 296个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内含子保留事件增加得最多,有3 837个。耐热品种新陆早36号中发现了2 43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加热前样本(T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T12)中鉴定到了11 248个和13 769个可变剪切事件,外显子跳跃事件变化得最大,增加了4 144个。富集分析发现,2个品种的差异基因都显著富集到了光系统Ⅰ的光捕获、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并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CPB3、A0A1U8IZF2、A0A1...  相似文献   
6.
果园地面覆盖方式对桃果实常温贮藏条件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安县浅山半干旱区,以17年生桃品种京陇7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桃果实硬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失重率以及腐烂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全园覆麦草15 cm处理的桃果实常温下贮藏8 d后果实硬度、Vc含量减幅最小,同时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腐烂率降幅最大;垄黑膜保墒集雨覆盖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小,而对照处理(清耕)果实失重率最小。综合分析认为,全园地面覆麦草15 cm的处理更有利于桃果实常温贮藏。  相似文献   
7.
谢铃榄 《花卉》2020,(4):64-65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道路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不仅要提高路网密度还要加大道路绿化程度,体现城市道路的可识别性。本文基于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的功能分析,对可识别的绿化带景观设计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案,使之不仅满足通行要求,还完善城市整体绿化的规划,提高城市或者道路的区域可识别度和领域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现代园艺》2020,(1):112-114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发展,可食景观慢慢成为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一种新途径,对推动乡村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景观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介绍可食景观的概念与起源,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并总结归纳出可食景观应用的形式,旨在为可食景观在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阿拉善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1500米,最高海拔3556米。全旗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214公里,面积8.04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4.6万平方公里,主要为荒漠、半荒漠草原。沙漠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主要是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近年来,阿拉善左旗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的林业发展方针,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可杀得叁仟在西瓜幼苗上的适宜施用剂量,以西瓜幼苗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可杀得叁仟喷施西瓜幼苗,观察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稀释1 000倍可杀得叁仟的西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分别提高了9.63%、28.64%、83.15%、29.33%、32.57%;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呼吸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0.78%、10.38%、15.24%、15.60%。适宜浓度的可杀得叁仟能显著促进西瓜幼苗的生长,其中以可杀得叁仟(46%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稀释1 000倍(浓度为4.7 mmo·L~(-1))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