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1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5篇 | |
综合类 | 36篇 |
农作物 | 2篇 |
水产渔业 | 4篇 |
畜牧兽医 | 18篇 |
植物保护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9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环境激素与动物繁殖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人类创造文明历史的过程中 ,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等 ,环境污染产生的负效应 ,严重损害着人类健康。其环境激素 (类激素或导致内分泌障碍化学物质 )致使动物繁殖疾病日趋严重化 ,复杂化。给畜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1 环境激素概念环境激素是指人类生产、生活中释放到环境的某些化学物质。其中有些物质在动物体和人体内起着类似于雌性激素的作用 ,干扰体内正常激素分泌 ,最终导致生殖机能失常。2 国外对环境激素的研究2 1 有关报道2 0世纪 60年代中期 ,美国佛罗里达州 80 %雕类失去生育能力。 80年代又发现鳄鱼孵化率从90 %降到 18% ,…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养殖水中沙丁胺醇、双酚A、甲基睾酮、甲地孕酮、已烯雌酚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自动固相萃取仪进萃取净化后,以BEH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乙腈及超纯水为流动相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5-50μg/L的范围内沙丁胺醇、双酚A、甲基睾酮、甲地孕酮、已烯雌酚均成线性,回收率范围在80%-120%之间,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均不高于0.1μg/L。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养殖水或地表水中沙丁胺醇、双酚A、甲基睾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DDVP对水生生物泥鳅的致毒效应。毒性实验表明,DDVP可诱发泥鳅血红细胞和卵细胞畸形,并抑制或阻止细胞的正常分裂和发育,显示较强的雌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蕹菜对土壤中重金属类环境激素Pb、Cd的吸收效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开展蔬菜重金属污染治理、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中Pb(≤2000 mg/kg)、Cd(≤10.0 mg/kg)对蕹菜株高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但在最高浓度处理下(Pb 4000 mg/kg,Cd 50.0 mg/kg),蕹菜株高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土壤中Pb、Cd导致蕹菜地上部减产的最大降幅分别为76.3%和65.8%;随着Pb、Cd投放浓度的增加,蕹菜植株各部位的Pb、Cd含量均呈递增趋势,但地上部对Pb的积累比对Cd的积累弱;蕹菜中Pb、Cd积累量与土壤中Pb、Cd含量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5.
环境激素的危害及研究进展简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其中一类污染物——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是引起全球的关注与重视。就环境激素的产生、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简单阐述,并对其研究进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简要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添加环境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人工饲料饲养家蚕(Bombyx mori)的试验方法,观察了家蚕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变态、生命力情况.结果表明,连续取食0.500mmol·L-1以上浓度壬基酚的饲料,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发育整齐度、生命力等都明显下降,在发育后期和蜕皮、化蛹、羽化等变态时期更加明显.同时,NP在蚕体内可能有累积作用.2.000mmol·L-1浓度的NP能使家蚕幼虫很快死亡.NP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家蚕的雌雄大小开差缩小,并且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是环境激素效应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7.
土壤环境激素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大连市土壤中环境激素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土壤中环境激素污染的特点及其危害,提出了土壤环境激素污染的控制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重要的输水线之一菜子湖线为研究区域,检测分析了12种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OPPs)在沿线水和沉积物中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风险,以更好地评估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水域农药类环境激素的污染及生态风险情况。结果表明:水体中OPPs的总质量浓度为112.8~1 781.4 ng/L,主要以溴硫磷、三硫磷和灭线磷为主;沉积物中OPPs的总浓度范围为290.33~13 105.25 ng/g,主要以灭线磷、治螟磷和毒虫畏为主。相对于我国其他水域,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水和沉积物中OPPs的主要污染物类别差异较大。水体中OPPs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溴硫磷、三硫磷和毒虫畏在菜子湖线全域均表现出较高生态风险(RQ>1),C、D、H和K这4个站点OPPs风险较高(RQ>10 000),敌敌畏和治螟磷在大部分水域表现出中等(0.1相似文献
9.
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重金属类环境激素监测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环境激素是指干扰动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2007~2008年对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罗非鱼、对虾、文蛤、牡蛎重金属类环境激素Hg(甲基汞)、Pb、Cd残留含量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Hg、Pb、Cd均有检出,检出率为20%~100%;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文蛤的3项重金属指标均无超标样品,合格率100%;牡蛎有1个样品出现Cd残留超标,该项指标超标率5%。而风险评估表明,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食用安全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s)又称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简称EDCs)是指干扰维持动物机能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的天然激素的产生、释放、运输、代谢、结合、作用或排出的外源因子。它包括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合成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及真菌类的雌激素等。这些污染物在动物和人体内蓄积,可与激素受体结合起到激素样作用,引起内分泌紊乱,使生殖机能失常,给动物和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如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s,PCB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