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6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完全免费 | 196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64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45℃下对猕猴桃一年生盆栽苗进行2,4,6,8,10h的高温胁迫,测定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及热激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相对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还原酶(APX)活性均在胁迫初期呈上升趋势,随处理时间延长,活性下降;随胁迫时间延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抗坏血酸(ASA)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脯氨酸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热激蛋白(HSP)在高温下被诱导。 相似文献
2.
1-MCP处理对冷藏‘金魁’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在1℃下1-MCP处理对‘金魁’美味猕猴桃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下,1-MCP处理可抑制猕猴桃果实乙烯的合成,推迟乙烯高峰和呼吸跃变的到来,并降低了峰值,在整个贮藏过程中,1-MCP处理还降低了果胶酶活性,抑制了果胶的降解,并保持了较高的CAT活性,延缓了SOD活性高峰的出现,从而达到延缓果实后熟衰老的目的。同时,1-MCP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Vc含量,但对总糖及可滴定酸无显著影响。实验表明:1-MCP对‘金魁’美味猕猴桃有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室内抑菌试验与田间喷雾、病斑涂抹和灌根等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药剂种类及其优化施用技术。结果表明,95%CT原粉、60%DTMzWP和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的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田间以95%CT原粉500倍液刮除病斑涂药防治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4.3%,其次为DTMZ、农用链霉素和菌毒清;不同施药方法组合中,以喷雾+刮除病斑涂抹组合的防治效果最好,最高防效可达96%;秋季采用注射法,可有效预防翌年早春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猕猴桃素有“水果之王”的美称。据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 2 0 0 1年 9月统计 ,全国猕猴桃面积约 5 .6万 hm2 ,年产量约 33万 t。而目前全世界猕猴面积稳定 1 0万 hm2 ,产量为 1 0 0万 t左右 [1]。猕猴桃果实营养丰富 ,柔软多汁 ,甘酸适度 ,清香可口 ,别具风味。据测定 ,维生素 C含量比柑桔高5~ 1 0倍 ,比梨、苹果高 30倍 ,并含人体必须的 1 8种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猕猴桃适应性广 ,结果早 ,产量高 ,投资少 ,收益大。一般嫁接苗(或优良品种的扦插苗 )栽植后翌年投产 ,第三年产量可达 5 0 0 kg/667m2 ,第四年进入盛果期 ,第五年…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种经优化的DNA提取方法即CTAB区室法、SDS区室法、CTAB常规法、SDS常规法提取猕猴桃嫩叶基因组DNA,效果均好。经综合对比分析,本实验认为CTAB常规法是适于AFLP分析最佳的提取方法,因其步骤简单、快捷,得到的基因组DNA降解少、杂质含量少,能获得高质量的DNA模板。通过对所得到的基因组DNA模板进行AFLP分析,得到了清晰的DNA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下1-MCP处理对猕猴桃果实贮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 研究了乙烯作用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 处理对不同温度下果实采后贮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0±0 5)℃下5个月和在(20±0 5)℃下30天的贮藏期中, 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乙烯的释放量, 有效地延迟了果实的软化, 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实的好果率, 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因此认为, 1-MCP处理可有效地提高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猕猴桃酒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①从猕猴桃酒中共分离鉴定出82种香气成分,其中新发现香气成分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04%)、2-苯乙基月桂酸酯(0.01%)、棕榈酸乙酯(0.75%)、肉豆蔻酸乙酯(0.17%)、月桂酸乙酯(1.93%)、法呢醇(0.05%)、橙花叔醇(0.03%)共7种;②香气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酯类有癸酸乙酯(8.52%)、丙酮酸异戊酯(7.51%)、乙酸乙酯(6.22%)、辛酸乙酯(6.00%)、乙酸苯乙基酯(3.61%)、月桂酸乙酯(1.93%)、乙酸己酯(1.28%)、己酸乙酯(0.92%)、乙酸异丁酯(0.87%)等;③香气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醇类有2-甲基-1-丁醇(13.29%)、异丁醇(5.40%)、苯乙醇(3.18%)、己醇(0.79%)等;④香气中相对含量较高的脂肪酸类主要有辛酸(4.37%)、癸酸(3.99%)。此外,还检测出可能构成猕猴桃酒特征香气组分的α-松油醇、里哪醇等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9.
样品不同保存方法对猕猴桃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味猕猴桃幼叶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对-20℃、-70℃和硅胶脱水干燥保存的猕猴桃叶样中总DNA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方法保存的样品所提DNA的完整性与纯度均较好,其OD260/OD280值为1.8以上,能完全被EcoR I酶切消化.1%琼脂糖凝胶电泳谱带明亮清晰,并获得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PCR扩增图谱。鉴于野外远距离采样的操作方便,硅胶脱水干样保存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软枣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软枣猕猴桃果实重量和体积同步增长 ,生长曲线为“双 S”型。果实发育期随着 TSS含量的升高 ,其硬度呈下降趋势 ,两者呈负相关。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表明 ,1)早期胚胎发育 :多心皮合生子房 ,通常具 2 3个心室 ,中轴胎座。中轴上着生大量倒生胚珠 ,单珠被 ,具珠被绒毡层。胚囊蓼型。受精后 ,初生胚乳核分裂先于合子。胚乳发育为细胞型。2 )果实 :果壁可人为地分为果皮、果肉和果心 3部分。果皮较薄 ,由 2~ 3层薄壁细胞组成 ,外表面光滑无毛 ,但覆有角质层 ,气孔分布于其中。果肉的大部分由薄壁细胞组成 ,分大、小两种细胞 ,小细胞含较多淀粉粒。果肉薄壁组织细胞还含有叶绿体及两种异细胞。果心由维管束和薄壁细胞组成 ,维管束不发达。 3)种子 :种皮外表面呈蜂窝状 ,种皮较硬 ,由两层细胞构成。线性直立胚 ,胚乳发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