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2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完全免费 | 219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7648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85篇 |
2014年 | 574篇 |
2013年 | 678篇 |
2012年 | 734篇 |
2011年 | 747篇 |
2010年 | 642篇 |
2009年 | 757篇 |
2008年 | 721篇 |
2007年 | 689篇 |
2006年 | 707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135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根据行业统计、文献调研和现场走访的结果,对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产生具有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背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休闲农庄、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商贸流通和农业公园等主要形态,表现出了产业拉动能力明显、投资主体多元化、整合多种农业要素与生产形态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用明显等特色,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主管机关的角度上看,缺乏有效而规范的管理部门与手段;从产业经营的角度上看,缺乏科学的经营手段和专业人员,经营档次较为低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方面也较为滞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行业管理,制定总体产业布局规划和开展基础理论与支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确保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参10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以其良好的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广泛的材料来源和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成为当今农业、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分析、评述了生物炭在土壤、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等领域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其未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从低碳、循环、可持续视角,客观、辩证地探讨了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生物炭在修复土壤障碍,提升耕地生产性能和作物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生物炭产业的方向与建议,旨在为中国生物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析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我国过去粗放经营的线形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必须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涵义,结构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对国内外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贸易赤字、生态超载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静态和动态评估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讨论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等;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的进展,其研究应用范围从省级行政区进一步扩展到乡镇级行政区和能源、旅游、种养殖业、交通、贸易、大学等产业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也大量增加;对生态足迹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流动人口、地区生态足迹分析的理论假设、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状况横向比较、各类土地互斥假设、生态足迹分析理论在用于城市型国家或城市等人口高密集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可持续性测度时的限制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国内围绕生态足迹研究应尽快开展的工作:积极开展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改进与完善研究、开展上年结转和本年结余资源对生态足迹计算的影响研究、开展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等地方公顷研究,以及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渔业、圈养牧业均衡因子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H.T.Odum的能值分析理论方法,对重庆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能值投入量为327.42×10^20sej,能值产出量为756.87×10^20sej,净能值产出率为3.67,环境负载率为1.80,可持续发展指数为2.04.重庆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转型期.为了促进重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系统的能值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大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优化系统的投能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论保护区基本含义的发展和深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化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保护的观点正在迅速发展,所以,对保护区的理解也在深化.保护区建立的目的除了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核心外,还包括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效益的维护,还与广泛的社会发展进程相结合,而且对作为生物多样性不可缺少的伙伴———文化资源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对保护区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类型和监控类型的划分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发挥保护区的巨大作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