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出了山丹叶中的总黄酮;对其中黄酮的种类进行了化学定性研究和紫外光谱定性研究;对山丹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山丹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可能是黄酮醇类化合物;影响山丹叶中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四大因素的影响次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山丹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0℃下用50倍于山丹叶重量的80%的乙醇浸提4 h,提取液中黄酮含量可达到2.62%。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鲜姜乙醇浸提物的化学成分并定量测定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方法]采用GC-MS分析不同产地鲜姜乙醇浸提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结果]5个不同产地的鲜姜乙醇浸提物中分别鉴定出39、44、45、49、44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姜酚、姜烯酚类、姜酮酚类及姜油酮类等;由于产地不同,各产地鲜姜的乙醇浸提物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姜酚类化合物在鲜姜中含量相对较高,约占总挥发油的30%左右。采用HPLC法测定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姜酚在0.024 8~0.124 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 6,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0%,RSD为1.26%。[结论]GC-MS法能快速、简便、高效的检测鲜姜乙醇浸提物的化学成分,HPLC测定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鱼腥草乙醇浸提液对4种细菌抑制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乙醇浸提液对4种细菌都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大肠杆菌最差.金黄色葡萄球菌在75%乙醇浸提液中的抑菌效果最好,而对蜡样芽孢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随着乙醇浓度降低逐渐降低,乙醇浓度降低到55%后,对4种细菌的抑制作用逐渐接近. 相似文献
5.
6.
7.
以银杏叶为材料,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法提取银杏叶黄酮,采用U30(105×3)混合水平均匀设计对影响超声波乙醇法提取效果的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电磁波功率和频率等6项因素进行考查,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获得最佳理论组合。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1∶50、乙醇体积分数95%,超声功率100 W、超声频率1 s-1 s、提取温度67℃、提取时间45 m in;黄酮化合物提取得率为37.792 mg.g-1,并经实验证实优化提取工艺黄酮得率为36.985 mg.g-1。结果表明,均匀设计高效科学,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可用于工厂化提取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9.
本试验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鲜根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西芹根乙醇浸提液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均表现为对黄瓜枯萎病菌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高达42.31%,最低为12.22%;并且除了1%浓度的处理在作用时间为120h,132h时菌落直径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的处理在不同作用时间里对黄瓜枯萎病菌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果有随着浓度的降低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