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2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宇宙核素地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宙核素是宇宙射线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蜕变、中子捕获和介子反应三种形成机制。宇宙核素产生率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还受纬度、高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其浓度变化与表面的暴露时间和侵蚀速率密切有关。宇宙核素的应用模型主要基于单一核素核素对,单一核素方法只能解决一个未知因素,但核素浓度-深度分布曲线可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核素对方法可以解决具有多种未知因素的复杂状况,实际应用中主要基于核素比值变化曲线的分析。另外,基于核素对还可以解决埋藏年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刚  杨明义  刘普灵  田均良 《核农学报》2007,21(1):101-105,16
随着核素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深入,土壤侵蚀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本文阐述了近十年来137Cs2、10Pbex7、Be、复合示踪及REE-INAA示踪等几种主要核素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速率、泥沙沉积速率、泥沙来源和坡面侵蚀过程等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核素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炜  刘普灵  杨明义 《核农学报》2003,17(3):236-238
介绍了单核素 (137Cs、2 10 Pb和7Be)、复合核素 (7Be、2 10 Pb、2 2 6 Ra和137Cs)及稳定性稀土元素 (REE)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速率、泥沙沉积速率、侵蚀产沙时空分布和侵蚀类型转变等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并对各方法做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4.
NYH-1型~(14)C核素高灵敏探测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哲  时国庆  肖京城 《核农学报》2000,14(4):230-233
本文描述了可测量低活度1 4 C核素的高灵敏探测装置。在FH 36 7探头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装 ,更换了闪烁介质 ,增加了物质屏蔽和反符合屏蔽以及相应的电子线路。本装置对1 4 C的探测效率 ,植物干样为 6 93% ,土壤样为 3 2 % ,装置的本底计数为 2 35cpm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横垄耕作的面源污染截留效应,选取吉林省长春市莫家沟小流域横垄耕作坡耕地为研究区,应用210Pbex核素示踪技术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为2 268 t/(km2.a),吸附态氮、磷流失负荷分别为4 889、2 022 kg/a;运用RU-SLE2.0模型,模拟在同等立地条件下顺坡耕作土壤侵蚀模数约为6 200 t/(km2.a)。对比结果表明:横垄耕作较顺坡耕作可减少约63%的土壤流失量及随土壤流失的吸附态氮磷负荷。  相似文献   
6.
《核农学报》2007,21(6):F0002-F0002
王志东(1958-),祖籍山东福山,中共党员,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自动化系,200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在职硕士研究生,1984年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从事核素示踪技术应用研究,1993年调入所科研处,历任科研处副处长、处长、副所长,曾任亚洲核合作论坛中方核农技术负责人(1998—2006),现为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合作专家顾问组成员。  相似文献   
7.
对宏观弥散度和阻滞系数的取值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PHREEQCⅡ软件,以我国南方某铀水冶尾矿库为例,探讨了宏观弥散度和阻滞系数对地下水中核素迁移模拟的影响.研究表明:宏观弥散度和阻滞系数对大时空的核素迁移模拟影响显著.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弥散度增大,受污染地下水中总U浓度开始降低的距离将缩短,但反而迁移得更远;随着阻滞系数的增大,同距离处234U的浓度将显著下降,但其迁移距离变短.要得到可靠的宏观弥散度和阻滞系数,可利用宏观参数与介质统计特性的关系求解介质宏观弥散参数,阻滞系数可由现场实验或实验室土柱实验直接测得.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据分离技术,从已有的1:25万区域化探数据中提取成都经济区不同类型土壤的238U,232Th,40K含量数据,并在实地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不同类型土地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与世界、全国和四川省处于同一水平;(2)黄壤、棕壤、紫色土、水稻土、灰潮土、草毡土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别为:238U:3.18,2.40,2.12,2.45,2.48和2.73,均值30.41(单位为10-6 g/g);232Th:14.27,14.64,11.67,13.98,13.41和14.09,均值54.35(单位10-6 g/g);40K:2.06,2.38,1.94,1.74,1.83和2.22,均值1.98(单位为10-2 g/g);(3)不同类型土壤的天然放射性含量大小顺序表现为:238U:黄壤 >草毡土 >灰潮土 >水稻土 >棕壤 >紫色土;232Th:棕壤 >黄壤 >草毡土 >水稻土 >灰潮土 >紫色土;40K:棕壤 >草毡土 >黄壤 >紫色土 >灰潮土 >水稻土;(4)同类型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平原地区比高山地区低。  相似文献   
9.
10.
磷核素在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