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林业   76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467篇
  562篇
综合类   773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农田土水势的分布对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农田水分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观测室内层状长土柱(土柱长L=335 cm)在上边界条件为薄层积水、下边界控制不同地下水埋深时的水分入渗及蒸发过程的试验,分析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时土水势与零通量面的变化特征。【结果】入渗率随时间总的变化趋势是减小,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一般经历3个阶段:迅速减小、缓慢减小和稳定阶段;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增加,与时间呈幂拟合关系;入渗初始阶段湿润锋运移速率较快,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湿润锋运移速率逐渐减小,至某一时间后趋于稳定。【结论】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3.
考虑土壤水平衡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地下水埋深较浅且矿化度高及黄河水量逐年减少等因素导致的农业用水严重短缺问题,本研究以解放闸灌域玉米为研究对象,耦合Jensen模型与土壤水平衡模型构建灌区尺度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不同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含水量情景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研究,并利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当地下水埋深为2.5m时,引黄水量为3.85×10~8 m~3,可以达到5.55×10~8元的净经济效益;而土壤水含量为0.12~0.16时,净经济效益为[5.41,5.67]×108元。优化结果验证了模型在当地可行,并针对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的不同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情景分别提供14种配水方案。  相似文献   
4.
蒸发是西南喀斯特地区薄层土壤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浅层土壤水分的存蓄对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至关重要。以西南喀斯特森林碳酸盐岩红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蒸渗试验设置4个苔藓生物量(0,0.32,0.64,0.95 kg/m~2)和3个松针生物量(0,0.32,0.64 kg/m~2)共12种处理,分析森林近地表层覆盖对碳酸盐岩红土蒸发过程及表层温度时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比3种蒸发模型(Black、Rose、空气动力学蒸发模型)在喀斯特森林碳酸盐岩红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苔藓和松针覆盖显著降低累积蒸发量和蒸发速率(P0.05),接种苔藓0.95 kg/m~2和覆盖松针0.64 kg/m~2处理比裸土累积蒸发量小36.9%;苔藓和松针导致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苔藓和松针增加了表层土壤的平均温度,松针对土壤温度的提升作用强于苔藓;Black、Rose和空气动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碳酸盐岩红土蒸发过程,Black蒸发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Rose和空气动力学蒸发模型。研究结果能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水量平衡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并加强对喀斯特森林地表水文过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裸地、棉秆隔层表层放置、棉秆隔层15cm、30cm、45cm和60cm处放置6个处理的土壤入渗特征及入渗后土壤水盐分布,以期对盐碱地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棉秆隔层的设置降低了土壤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有利于棉秆隔层以上盐分的淋洗;秸秆隔层的设置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隔层以下土壤水分的保持;各处理盐分均出现表聚,其中秸秆表层覆盖盐分表聚最小。  相似文献   
6.
林内外气象要素的分析可以揭示林区内小气候动态变化规律,同时也是明晰枯落物在天然状态下生态水文效应的前提。选取广西的典型林地,采取林内外定位对照观测方法,对试验区内冬季(10—4月)的林内外气象要素及冠层截留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冠层截留效应与降水量相关;林内温度、湿度、风速均与林外有显著相关性;林内外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明显,冬季林外潜在蒸散发远大于林内。  相似文献   
7.
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扩散与溶质弥散持续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扩散和溶质弥散的持续效应,于2016—2019年在1.5°、3°、5°的径流小区开展了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了单次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Boltzmann变换参数ξ、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D(θ)、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Dsh(θ)的持续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单次添加生物炭后的4年内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且各指标变化率均随坡度增大、施炭年限延长而减小;坡度、年份、是否施用生物炭3个因素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影响程度最大的均为是否施用生物炭;施用生物炭增大了ξ,且ξ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逐年减小。2016—2019年D(θ)与Dsh(θ)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42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42cm3/cm3时,生物炭促进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36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中NaCl溶液的弥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36cm3/cm3时,生物炭可以促进土壤中NaCl溶液的弥散。试验区θ处于0.20~0.35cm3/cm3,故施用生物炭对水分扩散、NaCl溶液弥散均具有抑制效果,且生物炭对水分扩散和溶液弥散抑制效果均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发现,抽检的浙贝母鲜样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但抽检干样的合格率只有50%。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和合理的施肥措施是提高浙贝母有效成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抗旱栽培及节水灌溉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大部分果园地处丘陵区、山区,一直受干旱、缺水的影响。即使平原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果园也受地下灌溉水资源不足的影响。因此,抗旱栽培显得非常必要。抗旱栽培要求高效利用雨水资源,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抗旱栽培本身包括节水灌溉,耗能低,耗水少,并减少环境污染。另外,我国果树设施栽培不断发展,设施内更需科学灌水。目前,由于承包到户,果树生产分散,大部分果园没有应用抗旱栽培技术,仍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水(畦灌、沟灌)方法,对科学灌…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氮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重要过程,对维持土壤供氮能力及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如何实现当地旱作农田氮素高效利用一直是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关于该地区不同耕作措施对旱作麦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规律我们却知之甚少。为此本文以黄土高原旱作麦田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春小麦生育期(3—8月)采用树脂芯原位培养法监测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免耕+秸秆覆盖(NTS)]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特征,通过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氮素含量和水热条件的影响规律,以此来探究耕作措施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T、NT、TS和NTS处理下土壤氮素在春小麦生育前期(播前-开花期)呈净氮固持状态、中后期(开花期-成熟期)呈净氮矿化状态。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呈现为NTS>TS>NT>T。(2)相较T处理,3种保护性耕作在春小麦生育期内增加了土壤全氮、NH4+-N含量和土壤水分,减少了N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