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1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498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60篇
  879篇
综合类   554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斯特断陷盆地是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8大喀斯特类型中治理成效最低、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面临石漠化严重、干旱频发、植被恢复难等突出问题。文中针对水分是影响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与植被恢复成效最关键的限制因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水分梯度差异与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利用日趋成熟的水分脆弱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耦合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性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遥感影像分辨率和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大小的评价单元进行水分脆弱性评估;在建立物种库—功能性状—生境特征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性状差异进行喀斯特断陷盆地植物群落机制构建的研究方案。提出的研究方案有望解决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区水分梯度特征与分布格局、自然植物群落组配规律及其生境特征、水分梯度与生境要素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功能性状组成的影响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可为不同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In field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conditioner‘Agri-SC’has shown improvements in the structure of loamy sand soils in east Shropshire, UK. It resulted i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soil bulk density values and increases in soil porosity and aggregate stability. Further experiments are in progress on both loamy sand and silt loam soils.  相似文献   
3.
Sandy‐textured Mediterranean soils are invariably depleted in organic matter and supply only small amounts of N to crops. To compensate for these deficiencies, we tested the N supply from six organic wastes applied to a Cambic Arenosol in pots growing ryegra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haviour of the wastes in supplying N to a ryegrass crop grown in this soil can be predicted by observing their performance in laboratory aerobic incubations. The N made available during these incubations fitted well to a one‐pool kinetic model.  相似文献   
4.
我省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主要包括3个荒漠化监测站和5个沙化监测站,布设监测样地28个。确定了采集监测区域内气象、土壤、水文、生物等方面的信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宏观监测是我国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本文阐述了中荷合作项目中荒漠化能量与水平衡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法及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6.
西藏沙化动态及其原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4年调查结果表明,西藏沙化面积为216842.7km^2其中重度以上的沙化面积占总沙化面积的91.53%;沙化类型以戈壁占绝对优势:草地、未利用地是主要的沙化土地利用类型。全区沙化总体上呈恶化趋势,沙化土地面积增加,沙化程度加剧,但拉萨、山南等地沙化土地有所减少。西藏土地沙化变化是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河北坝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坝上地区可持续发展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其所处的大北京地区的重要区位,以全球变化为背景,以持续发展理论为先导,大胆更新观念,形成一套创新制度:建设“人控环境”,实施“大范围搞生态重建,小区域搞集约生产”制度;城市化与产业化相结合,采取“鼓励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以产业化带动城市化”的积极的城市化制度;沙漠化防治与治贫治愚相结合,采取“治愚-治沙-产权-受益”制度;确立产权制度和相应利益分配机制,对口支援与生态效益转移收费制度;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制定鼓励科技创新制度。  相似文献   
8.
沙漠化过程土壤种子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采用野外定点取样与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 4种不同类型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主要结论是 :(1)土壤种子库密度随沙漠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不同沙漠化发展阶段下降速率不同 ,从固定到半固定沙地是种子库密度衰减最快的时期 ;(2 )土壤种子库植物种数从固定到半流动沙地变化很小 ,半流动到流动沙地衰减速度明显加快 ,是种子库植物种数衰减最快的时期 ;(3) 4种类型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的种类组成以 1、2年生草本植物为主 ,所占比例 79%~ 88% ,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所占比例很小 ;(4 )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并非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其中半流动沙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小 ;(5 ) 4种类型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组成上的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 0 .82 9~ 1.0 0 0 ,表现出较小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变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通过研究处于沙漠化过程中的科尔沁沙地旱作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基础土壤呼吸活性,分析了土壤质量生物学特性的沙漠化演变。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基础土壤呼吸对沙漠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随着沙漠化程度增加,与土壤物理化学肥力因素有关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土壤呼吸活性随之下降。土壤酶活性和呼吸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有极显著的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酶活性和呼吸强度表征有机质和养分的状况及其数量的变异,因此,可以作为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质量特征变化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草原区沙地放牧草地合理利用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草原区沙地放牧草地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出现大面积退化和沙化现象的分析 ,探讨了沙地放牧草地合理利用的途径 ,认为对于沙地放牧草地的保护 ,重点应放在草地的合理利用方面。通过以草定畜 ,合理调整载畜量 ;建立合理的利用制度 ;发展季节畜牧业 ;调整畜群结构 ,增加良种畜比例 ;以及改良天然草地 ,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等措施 ,达到草原区沙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