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 近几年,水稻大棚育秧发展很快,仅胜利油田十几家育秧厂,1987年大棚育秧即达9万亩.大棚育秧具有密度大、秧龄小、烂秧发病快等特点.近两年来,我们对水稻大棚育秧技术作了分析总结,现介绍如下.一、烂秧原因分析从1985年到1987年三年的资料表明,烂秧的发生与阴雨天气、低温密切相关,与床土酸碱度、秧苗素质、品种及是否严格进行土壤等项消毒有关.烂秧与天气的关系.1985年我们从4月  相似文献   
4.
正机插育秧烂秧,是秧田期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机插育秧虽下摆秧盘、上盖地膜及遮阳网,但在育秧过程中会因秧田选择不科学、整地不标准、播后管理操作不当等造成烂秧。笔者从2012年开始作了一系列的观察试验,摸清了机插育秧烂秧原因,探索了防治对策。1烂秧原因观察(1)秧田选择不当。要育好机插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科学选择好秧田。调研中发现,近几年来有些种粮大户选择了上年施用过大量农家肥或稻草还田过多、蓄水过  相似文献   
5.
《福建稻麦科技》2014,(2):67-67
正目前,全国早稻栽插基本结束,大部地区进入返青分蘖期,华南部分地区已进入拔节期。从各地反映和农情调度情况看,2014年全国早稻面积稳中有增,早稻播栽期间气象条件总体较好,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播栽进展总体顺利,长势总体好于2013年。集中育秧面积大,秧苗质量好。3月上旬至4月中旬,早稻产区大部温光资源充足,对早稻育秧极为有利,尤其是长江流域早稻始播期较常年提前3~5天,秧苗生长发育快,秧龄期较常年缩短3~5天。加之各地  相似文献   
6.
为使育出的秧苗盘根良好,叶绿棵壮,符合机插秧苗的标准,育秧管理要做到"四勤"。(1)勤控水控温。育秧苗前期应按水育秧方式管理,保证芽谷齐发、齐生根所需要的大量水分。苗期头7 d,开好平水口,保持齐秧盘底板的平沟水。控制温棚中温度在28~35℃之间,保温保湿促齐苗。这期间特别注意沟水不要满上秧板,防止僵苗、烂秧现象发生。(2)勤揭膜炼苗。苗期8~12 d时,采取干干湿湿的控水方法,每天上午9-10时放一次跑马水,让床土完全湿透后放入半沟水。"干"是为了促进秧茎生长与秧根盘结,减弱秧叶快速生长;"湿"是为了秧块  相似文献   
7.
水稻烂秧是在秧苗期发生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水稻烂秧,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低温和秧田管理不善以及采取的措施不当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稻绵腐病、稻腐败病和稻立枯病。  相似文献   
8.
<正>春季气候异常,水稻育秧阶段经常出现雨水偏多、日照偏少、冷暖不均等现象,导致不少地方存在水稻烂秧问题。由于未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或防治不及时、不得法,造成秧苗成秧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也给广大农民带来一  相似文献   
9.
水稻烂秧严重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星 《植物医生》2001,14(3):30-31
水稻烂秧是水稻育秧期间的常见病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般死苗率在15 %左右。2001年由于水稻育秧期间长期低温阴雨 ,秧苗素质差 ,死苗现象严重。县农业局于4月26~30日在全县各乡镇开展了多点调查统计 ,全县旱育秧苗、水秧苗及两段秧寄插秧苗普遍长势较差 ,部分秧田(土)烂秧严重。全县烂秧面积达334hm2,占秧田面积的25 % ,旱育秧地死苗率平均为25.3 % ,个别旱育秧地死苗率竟高达82 % ,水育秧田死苗率平均为32.4 % ,个别水育秧田死苗率高达76.8 % ,寄插秧田死苗率平均为19.7 % ,个别秧田死苗…  相似文献   
10.
韩学俭 《植物医生》1998,11(3):23-23
水稻烂秧及其预防对策韩学俭(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712100)水稻烂秧是种子、幼芽或幼苗在秧苗期发生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水稻烂秧,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烂秧两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低温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善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