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农学   207篇
基础科学   19篇
  53篇
综合类   880篇
农作物   13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小麦亲本的抗病性筛选和遗传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和肥水条件的改善,白粉病日趋严重;此外,因条锈病抗源单一和新的生理小种不断出现,致使品种抗条锈性也日渐有所下降。两种病害的发生、蔓延对小麦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评价、筛选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亲本,开发利用新的抗病基因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3.
本文运用知识工程语言 M·1构造了一个用于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趋势预测的专家系统雏型。专家的知识用产生式规则来表示。知识库中的知识规则可相对独立,便于知识库的扩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由于去冬我省和甘肃秋苗发病早、病情重,积累了大量越冬菌原,加之今春气候适宜,小麦条锈病呈大发生态势,预计全省发病面积将达1000万亩以上。截止3月4目统计,全省已有89个县(区)发生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168万亩,比2月25日增加68万亩,重发区域集中在攀西地区和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流域。目前病害正在各地迅速蔓延危害,严重威胁全省小春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5.
各地咨讯     
《种子世界》2006,(2):59-61
湖北:推广良种农民年增效3亿;南京:杂草狙击战——“星级待遇”养杂草;河南:首次发布外来入侵有害植物名录;山东:鲁棉研15号推广面积占全国半壁江山;河南:粮食优质化程度5年提高4倍;湖北:南漳县被列为全国四个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试点核心示范区之一;天津:统一种子经营档案和销售凭证;重庆:建立粮食作物品种退出机制;江苏:淮安优质无公害稻米开发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6.
顺庆区地处川东北 ,嘉陵江中游 ,全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 80 0 0hm2 ,2 0 0 2年小麦条锈病在本区流行发生 ,发病面积 6 5 33hm2 ,造成小麦产量损失 3430t,个别严重田块几乎绝收。1 发生特点1.1 发病始见期早2 0 0 2年小麦条锈病发病始见期为 2 0 0 1年 12月 5日 ,比大发生年的 1999年提早 2 2d ,比常年提早 4 9d。1.2 秋苗发病点多面广2 0 0 1年 12月 1日至 12月 15日 ,在全区 2 5个乡镇普查 ,其中有 12个乡镇发生小麦条锈病 ,病田率为 9% ,病田病点平均 5 .4个 / 6 6 7m2 ,有中心病团的病田率为 2 2 %。1.3 传播蔓延快条锈病由 2…  相似文献   
7.
代明江 《植物医生》2002,15(6):9-10
小麦是宁南县最主要的小春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在 30 0 0hm2 左右。自 1997年以来 ,宁南县小麦条锈病连年大流行 ,1997年发病面积约 6 70hm2 ,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 2 2 .2 6 %,产量损失达 8.7万kg ,发病面积和危害损失逐年加重 ,到 2 0 0 0年小麦条锈发病面积达约 2 70 0hm2 ,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83.5 8%,产量损失达 2 0 .85万kg ,对小春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好坏成为决定小麦产量高低乃至全县粮食生产丰欠的重要因素。1 宁南县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1.1 发病早侵染时间长常年 11月上中旬始见条锈病 ,先在河谷…  相似文献   
8.
甘肃陇南小麦不同品种类型抗条锈性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1973~2002年的30年间,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陇南,对小麦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化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选择具垂直抗性、慢条锈性、高温抗性和持久抗性等不同类型的7个品种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里勃留拉和N.斯特拉姆潘列长期保持了稳定的抗锈性。里勃留拉的抗性可能由多对微效基因控制,N.斯特拉姆潘列的抗性可能由主效基因控制,兰天12号所具有的慢锈性和兰天1号的高温抗性以及抗条锈基因的合理布局对延长品种抗性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气候区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多年的气象数据(1980~2001年),首次从制约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温度因子入手,结合寄主小麦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进行较详细的气候区划。本研究从温度条件上明确了全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研究表明,在我国小麦种植区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很广。其中甘肃、四川、云南、陕西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是连成一片的,甘肃东部除了西边的几个县外其它地方7、8月份最高一旬均温在20~23℃,条锈病菌越夏困难;西藏、青海境内的小麦种植区几乎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贵州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可能和云南越夏区是一个整体。云南适合越夏的地区甚广,且地形复杂,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Taichung29为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转育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88年起,系统开展了以Taichung29为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转育及其基础性研究。采用回交法和系谱法相结合的转育方法,以春性品种Taichung29为轮回亲本作母本,分别与25个抗性供体即中国小麦条锈病菌鉴别寄主和国际上重要的抗条锈基因载体品种杂交、回交和自交。通过基因推导分析、单体分析和SSR标记技术检测目的基因,选育抗条锈近等基因系,现已获得重要进展,成功选育出8个以Taichung29为背景的抗条锈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即Taichung29*6/Yr1、Taichung29*6/Yr2、Taichung29*6/Yr5、Taichung29*6/Yr7、Taichung29*6/Yr9、Taichung29*6/Yr10、Taichung29*6/YrSpP、Taichung29*6/YrKy2。另有9个组合转育获得343个抗性稳定株系,正检测其目的基因,3个组合转至BC6F3,自交纯合筛选抗性稳定株系,5个组合转至BC5,继续回交转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