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2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明  王林忠 《西南园艺》2005,33(5):44-44
短萼海桐(Pittosporum breviealyx)是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树形优美,开花极为芳香,民间常称其为万里香。同时短萼海桐还是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经济树种,其茎、叶、果均可入药,具有消炎、消肿、祛痰、镇咳、平喘等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等病症。  相似文献   
2.
乔燕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282-282
该药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和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入药。多生于山野阴湿处或丛林之下。  相似文献   
3.
<正>凤仙花,别名指甲桃、急性子、小桃红、透骨草等,为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入药,称急性子,有软坚、消食之功效。主治噎嗝、骨梗咽喉、腹部肿块、经闭等症。以花入药,称凤仙花,有活血消积,通经解毒,生肌之功效。以茎秆入药,称透骨草,有行血、通经、软坚、透骨、除风消肿之功效。故而,人们称凤仙花一身是宝。主产区在安徽、河北、湖北、河南、江苏、云南等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地块。凤仙花喜温暖湿  相似文献   
4.
麻雀可以入药,雀的肉、血、脑髓、卯,古人都作药用。麻雀肉微温无毒,有“壮阳、益精、补肾、强腰”的作用,也是餐桌的上乘佳肴,高档礼品。而野生麻雀已被国家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捕杀是非法的,这无疑便形成了市场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栀子的果实、花及根、叶均可入药。栀子干燥成熟的果实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在《本草纲目》所引前人便方中就有许多栀子入药的记载,《全国中草药汇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都把栀子列入常用中药之列,民间也常有用栀子入偏方的。栀子果性味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活  相似文献   
6.
焦万来  于洋 《新农业》2010,(8):49-49
<正>赤芍为毛茛科植物,以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阳养血等功能,主治肝阳不足引起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胸肋疼痛,阴虚血热,失血,盗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及高血压等症。  相似文献   
7.
<正>鳖甲有滋阴清热、潜阳熄风、软坚散结等功效,可治阴虚发热、劳热骨蒸、热病伤阴、虚风内动、小儿惊厥、久疟、经闭等。现介绍几款入药便方:  相似文献   
8.
<正>山兰[Oreorchis patens(Lindl.)Lindl.]是兰科山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各地。其干燥球茎入药,味甘、辛,性寒,有小毒,可解毒行瘀、杀虫消痈。其用于痈疳疮肿、瘰疬、无名肿毒,有滋阴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近年来,山兰用量增加,价格上扬,当地农民、林区职工可利用林间空地栽培,开辟新的增收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芪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5,18(3):28-28
黄芪别名绵芪、绵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和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以根入药.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毒、生肌的功能.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血栓、白细胞减少症贫血,并用于预防感冒等.膜荚黄芪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蒙古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全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0.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甘草栽培可直播、育苗移栽和根状茎繁殖,一般采用育苗移栽,即在苗圃地中育苗1年,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将苗移入大田栽植,育1(亩)苗,可栽植大田5 ̄7(亩)。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