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8篇
  3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梨芽变新品种—尖把王梨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把王梨为尖把梨大果芽变,平均单果质量189g,最大单果质量280g,是一般尖把梨的2倍以上。部分果面有1~2条纵沟,果面黄绿色;果皮薄,果肉白色,肉质细腻多汁,石细胞较少;总糖含量为11.88%,总酸含量为0.92%,维生素C含量为5.81mg/100g,风味酸甜适口,香气浓,果心小,可食率高,品质上,是鲜食、冻制和加工兼用新品种。枝条、叶片也明显大于尖把梨,抗寒能力与尖把梨相同,是栽培梨中抗寒力最强的品种之一,适于辽宁、吉林、内蒙古等较寒冷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的动态变化, 探讨了温度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甜樱桃芽酚类物质在自然休眠期间持续缓慢增加, 随休眠的结束, 含量急剧下降, 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自然休眠结束后总酚含量降至最低。花芽中的酚类物质含量略高于叶芽, 多酚氧化酶( 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差别不大; 不同需冷量的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芽中PAL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而PPO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逐渐升高。低温(5℃) 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使其提前达到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 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 效果相反, 变温(5℃/20℃) 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梨新品种‘花盖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盖王’是从‘花盖梨’中选出的梨四倍体芽变新品种。该品种除保持‘花盖梨’的优质、丰产、抗寒等优良性状外,最突出特点是果实大,单果质量是‘花盖梨’的2倍多,最大为250 g。  相似文献   
4.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极早熟葡萄新品种‘90- 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 1’是从‘乍娜’的芽变中选出的葡萄新品种。该品种除保持母本的优质、丰产、适合保护地栽培等优良性状外,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极早熟, 果实6 月下旬成熟, 果实发育期仅35 d。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梨已育成芽变品种/品系进行整理分析,将芽变涉及的变异性状分为5大类和16小类,这些变异性状主要集中在大果型、果实皮色、成熟期、耐贮性及自交亲和性等方面。综述了不同芽变品种及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大果型芽变分别由染色体加倍与控制果重基因变异2种因素引起;果实皮色芽变分别由花青苷、叶绿素、木栓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变异引起;S-基因位点的变异形成了自交亲和性芽变。探讨了芽变选育在梨的不同品质性状改良中的有效性,并对梨芽变选育方法相关研究及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菠萝蜜是广泛栽培在我国华南地区的著名热带水果。培育菠萝蜜种子芽砧苗,采用优良菠萝蜜品种作接穗进行嫁接育苗,操作简单易掌握,相对其他嫁接育苗方法,嫁接成活率高,育苗时间短,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嫁接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8.
苹果新品种‘天汪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民  任宏涛 《园艺学报》2006,33(2):453-453
 ‘天汪1号’是从‘红星’的芽变中选育出的苹果短枝型新品种, 在天水地区9月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48 d。果实圆锥形, 五棱突起, 果形指数0.90~0.98, 平均单果质量210 g, 果实全面浓红,色相片红; 果肉细而致密, 汁多, 味香甜,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14.1%。树势强健, 丰产, 稳产。  相似文献   
9.
无子沙糖橘(十月橘)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芽变选种的方法,在四会市石狗镇选出了无子柑橘新品种—无子沙糖橘(十月橘)。果略小,单果重平均40g左右,单果平均种子数0.5粒以内,达到柑橘无子的标准。果实扁平,皮橘红色,薄而脆;果肉橙黄色,味清甜,可溶性固形物13%以上,肉质爽脆化渣,品质上等。早结丰产性好,发梢能力强,3月上中旬开花,12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  相似文献   
10.
杂柑类新品种——建阳橘柚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韬  吴瑞东 《果树学报》2007,24(2):250-251,F0002
建阳橘柚是从国外引进的橘柚品种中通过芽变选育成的杂柑类新品种。该品种果实扁圆形或圆球形,平均单果质量为171g,果面亮黄色,有蜡质光泽,油胞较突出,果皮较厚,较耐贮藏,果肉橙黄色,无核,肉质细嫩,多汁,兼有橘和柚的风味,可溶性固形物14.0%,12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果实生育期220~230d。该品种具有品质优,风味独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福建省温州蜜橘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