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41篇
综合类   76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拉特后旗荒漠区8种灌丛地上部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拉特后旗荒漠区常见的8种灌丛[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短叶假木贼(Auabasis brevifolia)、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和松叶猪毛菜(Salsola laricifolia)]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进行调查,灌丛的测量采用标准株结合标准枝法,计算获得其生物量,并测量高度、冠幅,对比分析生物量得大小,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预测函数模型的最优变量,然后建立单株灌丛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8种灌丛依生物量大小排序为霸王驼绒藜绵刺松叶猪毛菜红砂珍珠猪毛菜甘蒙锦鸡儿短叶假木贼,这与植物自身特性及放牧干扰有直接关系;根据r~2,松叶猪毛菜、短叶假木贼、霸王地上部生物量与灌丛面积的平方(S~2)极显著相关,最优预测模型均为幂函数模型;绵刺地上部生物量与植株高度及冠幅面积乘积的平方(H~2S~2)极显著相关,最优预测模型为幂函数模型;驼绒藜地上部生物量与冠幅体积(HS)极显著相关,最优模型为幂函数模型;甘蒙锦鸡儿、红砂地上部生物量与植株高度的平方和面积的乘积(H~2S)极显著相关,最优预测模型为幂函数模型;珍珠猪毛菜地上部生物量与灌丛面积的平方及高度的乘积(HS~2)极显著相关,最优模型为线性函数。经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拟合率(P)、相对误差[样本的平均误差(R_S)和样本的平均相对误差(R_(MA))]检验,发现8种灌丛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结果均达标准水平。灌丛生物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定性评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撑,为研究区内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修复脆弱生态区提供科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荒漠区植被地上生物量是土地荒漠化监测和荒漠植被遥感信息提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甘肃民勤县为试验区,以哨兵2号(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构建了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及优化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 5种植被指数与植被实测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一元线性、指数、对数和二项式模型),并利用所选的最优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SAVI相较于RVI、NDVI、DVI和OSAVI指数同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79),基于SAVI指数的二项式模型是研究区地上生物量估算的最优模型(R2=0.76),且精度较高(R2=0.73,RMSE=0.12)。民勤县的植被相对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四大灌区(红崖山、环河、昌宁、南湖)、青土湖周边以及红沙岗镇西北区域,其他地域植被较为稀疏,无植被区[<0.005 kg·(100m2)-1]、低植被区[0.005~0.2 kg·(100m2)-1...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海辖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乌海市,是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区的一个特殊区域,平均海拔为1150米。该区深居欧亚大陆内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60毫米,蒸发量为3410毫米,是降水量的21倍,年平均气温为9.8℃。地带性土壤为漠钙土,地貌类型较为丰富,既有陡峻的石质山区、河谷发育的残山丘陵和波状高平原,又有起伏的沙丘和黄河冲积、洪积平原。  相似文献   
4.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刺种类及实生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刺是干旱荒漠区重要的建群植物,是优良的防风固沙造林先锋树种及饲用植物,是药食两用的野生水果,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主要介绍了甘肃民勤干旱荒漠区白刺植物种类及生物学特性,探讨了其种子采集、催芽、播种、田间管理等实生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试论灌木是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恢复中重要的生物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区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灌木是荒漠植被的主要组分,它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下半叶,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高强度人类活动,深刻地改变了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及水分和能量循环过程,致使灌木植物严重退化.为了保育灌木资源,提高人们对灌木在草地恢复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从改良土壤、物种多样性、防风固沙等方面论述了灌木在草地恢复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建议在草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便使灌木在草地恢复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河西干旱荒漠区禾本科牧草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加拿大的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边缘区进行了3年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Largo、Dahurian和Haymaker 3个晶种具有干草产最高和生态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种植第2年干草产量分别为13.1t/hm2、12.8t/hm2和12.3t/hm2,但Largo干草质量相对较差.Signal和Adanac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性和抗病虫能力,且Adanac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但产草量低于Largo、Haymaker和Dahurian.品种Haymaker和Dahurian的种子产晕较高,种植第2年种子产量分别为998kg/hm2和1020kg/hm2,而Largo的种子产晕相对较低.总体评价认为,Haymaker、Dahurian、Signal和Adanac:在河西干旱荒漠区及同类地区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临泽县发展荒漠区日光温室的概况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临泽县近年来着力实施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的农民增收重点工程,针对荒漠区面积大、综合利用率低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以“多采光、少用水、不占地、高效益”为发展定位,借鉴以往发展目光温室产业的成功经验,以生态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为科技支撑,在戈壁荒滩进行目光温室生产探索并实践成功,其做法被列入省内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典型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8.
针对荒漠区目光温室应用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产量、增强品质等问题。规范了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要点,提出了检查和监测秸秆反应堆的方法.强调了发挥生物反应堆效能和打造全面普及推广该技术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沙棘的特性,选择河西走廊荒漠区4种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进行沙棘引种造林试验,分析了沙棘在引种地抗寒性、物候期及生长情况,并开展了GGR在沙棘造林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沙棘适应引种地的造林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应用GGR8号喷根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因子的基础上,根据石质荒山的土壤、坡度划分立地类型,设计相应的造林模式,从树种选择、配置方式、栽植技术、抗旱造林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及抚育管理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石质荒山造林中成活率、保存率低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