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1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411篇
林业   1418篇
农学   931篇
基础科学   1392篇
  626篇
综合类   6944篇
农作物   705篇
水产渔业   386篇
畜牧兽医   1073篇
园艺   1183篇
植物保护   24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744篇
  2013年   823篇
  2012年   951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815篇
  2009年   826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633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599篇
  2004年   654篇
  2003年   714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4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向斯里兰卡等7个国家开展蔬菜、食用菌种植技术专题培训,为“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国家培养农业技术人才。2020年9月5日,我院与北京农学会、毛里求斯社会服务理事会、毛里求斯福尔肯公民联盟、毛里求斯大学农学院共同开展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项目,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上宣布启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和亚欧国家乃至于全球的贸易史、交通史和文化交流史上,茶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茶叶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自唐以来就经东海起航线逐渐外传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一些国家和地区。7世纪以后,经南海起航线外传至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影响了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饮茶习惯和茶叶发展。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悠久,至今仍然保持着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出口第二大国的有利地位。然而新时代下,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使得中国茶叶对外出口时也面临诸多威胁。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给中国茶叶带来了一份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在对"一带一路"的发展阶段进行简单回顾后,初步分析下现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文心兰高效再生体系,为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文心兰柠檬绿的无菌苗叶片为材料,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其原球茎诱导的影响,开展增殖、生根及移栽研究,建立其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结果]影响文心兰原球茎诱导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次排序为萘乙酸(NAA)>噻苯隆(TDZ)>6-苄氨基嘌呤(6-BA),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0.5 mg/L NAA、0.5 mg/L 6-BA和0.3 mg/L TDZ的诱导率最高,达48.0%.培养基中活性炭含量及碳水化合物种类对文心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活性炭含量处理间的原球茎增殖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添加1.0 g/L活性炭较添加0.5 g/L活性炭的增殖系数显著升高,不同碳水化合物种类间的原球茎增殖系数排序为海藻糖>麦芽糖>蔗糖,最佳增殖和分化培养基为1/2MS+4.0 mg/L 6-BA+0.4 mg/L NAA+1.0 g/L活性炭+20 g/L海藻糖.添加10%椰子水的文心兰幼苗生根数显著高于添加10%香蕉汁和10%苹果汁,每株平均生根量接近4.00条,即生根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1/2MS+0.8 mg/L 6-BA+0.2 mg/L NAA+10%椰子水.移栽过程中根部用水苔包裹后再移至椰糠中,保证光照、水分适宜,适当添加缓释肥,移栽成活率可达100%.[结论]利用海藻糖或麦芽糖作为碳源的文心兰原球茎增殖效果较优,生根数和生根质量优势明显;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碳源和有机物的添加对文心兰组织培养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5.
鲜食甜脆豌豆标准化育苗移栽种植技术以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为依据,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整装集成应用生产。该项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豌豆根腐病发病率,实现了有效增产,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要求,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栽前准备、栽中措施和栽后管理等方面就城市园林绿化大树移栽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方法简明、技术适用。  相似文献   
7.
8.
基于GIS与RS的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系统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特征,对加强屏障带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北方防沙屏障带为研究区,根据2005、2010、2015年MODIS遥感影像,将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为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城镇、荒漠和裸地7类。采用空间统计、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分析法、PNTIL模型等方法,对北方防沙屏障带2005—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系统整体呈稳定状态;从分屏障带看,内蒙古防沙屏障带荒漠面积明显减少,塔里木防沙屏障带森林面积迅速增加,而河西走廊防沙屏障带草地面积明显增加;从正/逆转换方向来看,屏障带内农田、城镇、荒漠及裸地生态系统正向转换率高于逆向转换率。10年间,在景观水平上,北方防沙屏障带斑块数量、斑块密度呈减少趋势;在类型水平上荒漠景观整体呈现破碎化萎缩的趋势特征,森林、草地向形状简单化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2005—2015年,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总体向好,治沙效果明显,但局部仍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9.
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开展了油菜秸秆覆盖对棉田杂草发生、棉花生长及土壤杂草种子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棉田杂草的抑制效果增强。与未覆盖秸秆且不除草处理相比较,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棉花单株铃数和子棉产量显著提高。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在覆盖后30d、60d和120d逐步减少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与全程除草剂处理较一致;随着覆盖量减少,对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降低幅度减小。全程除草剂处理降低0-5cm土层杂草种子库多样性,而油菜秸秆覆盖则可能增加0-5cm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多样性。3500Kg/hm2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处理的抑草效果和增产效果与全程除草剂处理一致。因此,在安徽省沿江棉区油-棉连作棉田推荐使用3500Kg/hm2油菜秸秆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