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511篇
农学   259篇
基础科学   303篇
  343篇
综合类   4600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668篇
园艺   539篇
植物保护   31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静  施明  乔改霞 《北方园艺》2019,(3):138-143
以枸杞不同程度玻璃化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外源添加物、添加聚丙烯酰胺、改变培养条件及玻璃化苗脱水处理在玻璃化组培苗恢复中的作用,探索出最佳的枸杞玻璃化组培苗恢复方法。结果表明:1/2MS+6-BA 0.5mg·L~(-1)+活性炭0.5g·L~(-1)为枸杞轻度玻璃化苗恢复最佳培养基,适宜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培养基为1/4MS+6-BA 0.5mg·L~(-1)+活性炭1.0g·L~(-1)。当添加聚丙烯酰胺8、16g·L~(-1),枸杞轻度、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均达到最高,聚丙烯酰胺对枸杞玻璃化的组培苗有明显的逆转效果,逆转后的组培苗生长良好。经过脱水处理后,玻璃化苗明显得到恢复。脱水2d轻度玻璃化苗的恢复率可达77.61%。随着脱水的天数增加,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逐渐提高,当脱水天数达3d时,恢复率最高达71.24%。培养期间增强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光照强度能有效提高枸杞玻璃化苗恢复率。  相似文献   
2.
3.
在石羊河中游田间条件下,通过灌水和施肥调节黑果枸杞生长。测定不同时期黑果枸杞茎、叶生长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分析器官水平生长速率与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生长速率假说"。灌水施肥显著促进了茎长、基径和叶片长、宽及叶干重的生长(P<0.05),而茎长、基径、叶面积和叶干重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下黑果枸杞新梢C含量及C∶N、C∶P随生育期进程呈增加趋势,而N、P及N∶P呈降低趋势;灌水和施肥处理后茎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茎N、P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C、N、P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C∶N、C∶P及N∶P呈增加趋势;灌水和施肥后叶片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叶片N、P含量高于对照。茎C含量及C∶N、C∶P显著高于叶片(P<0.05),而N、P含量及N∶P显著低于叶片(P<0.05)。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个体的生长速率与体内的N∶P、C∶P具有负相关关系,与N、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黑果枸杞茎、叶的生长速率与其N、P含量及C∶P、N∶P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施肥灌水调节下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不支持生长速率假说。  相似文献   
4.
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宁夏枸杞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杞7号枸杞为研究对象,在宁夏同心县开展2 a田间试验.设置4个关键控水期、3个控水水平共8个处理,研究枸杞不同生育期不同水分下限条件下根区土壤含水率、叶片光合生理指标、产量与品质变化;分析其耗水规律与水分利用效率,提出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宁夏枸杞滴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枸杞根区2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最大;叶片气孔导度随土壤下限升高而增大,高水分下限处理的蒸腾速率相对较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则相反;生育期耗水量随土壤水分下限升高而增大,2 a增幅分别为10.8%和12.8%,平均耗水量为386.6~463.2 mm,夏果期耗水量最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关键需水期.2 a均为处理S5的产量最大分别为2 208.15和2 571.3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0.39 kg/m3;水分处理对蛋白质含量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土壤水分下限的枸杞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全生育期分为6个灌水期,其中萌芽期灌水(春水)为375 m3/hm2;春梢生长期、花期、夏果期、秋果期的土壤质量含水率下限分别为50%θff为田间持水率),65%θf,65%θf,55%θf,而上限为95%θf;休眠期冬灌量为450 m3/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民勤旱沙区黑果枸杞栽植成活率,并提高枸杞品质和产量,本文以民勤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驯化栽培,通过对苗木根系的不同处理探讨对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隆德县冬小麦免费供种试点项目发展现状,分析了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及时组织统一招标、规范包装供种到户、加强质量全程监控、强化配套技术服务等对策,以期为冬小麦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枸杞高产栽培技术之第Ⅰ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枸杞的适生区、优良品种、丰产指标、硬枝扦插育苗技术、高产园营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枸杞高产栽培和促进枸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枸杞Lycium barbarum Mil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褐斑病是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生的由无性态类真菌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引起的新病害,据2015年-2018年调查,该病害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常年发病率45%~65%,严重度2~3级。本研究首次对枸杞小黑梨孢有性态形态进行描述,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地位,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枸杞褐斑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和越冬病叶上均可形成有性态。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大小185.6μm×176.6μm,有喙,喙的大小为(35.7~53.6)μm×(32.0~53.55)μm;子囊袋状,大小(103.2~165.7)μm×(15.7~22.4)μm,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砖格状,大小(25.9~36.5)μm×(9.4~14.1)μm,平均31.2μm×12.3μm,具(4~)6~7个纵隔和1~3个横隔。通过ITS、LSU、RPB2和EF1-α多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为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真菌。秋末冬初清洁田园,减少来年初侵染源,是有效防治枸杞褐斑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新疆2种不同种源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种子为材料,将2种中性盐(NaCl、Na_2SO_4)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保证各盐溶液pH值均为7.0的条件下,模拟出5个浓度梯度(0、50、100、150、200 mmol/L)盐胁迫;另将2种中性盐(NaCl、Na_2SO_4)和2种碱性盐(NaHCO_3、Na_2CO_3)分别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不同pH值的混合盐溶液,比较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状况。结果表明,在中性盐的胁迫下,低浓度的盐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项萌发参数随着中性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高浓度胁迫对种子具有一定的迫害性。在不同pH值的盐碱胁迫下,2个种源种子萌发的变化趋势相同并具有显著差异,各项萌发参数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甘肃种源在盐、碱胁迫下的发芽参数基本上高于新疆种源,相对盐害率低于新疆种源,表明甘肃种源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逆与抗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宁夏利通区奶牛围产期钙磷盈亏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宁夏吴忠市利通区 4个奶牛场和 10户农户进行奶牛围产期钙磷营养状况调查 ,分别测定了饲料钙磷含量 ,奶牛围产期血清中钙、磷、羟脯氨酸、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含量。结果表明 :奶牛饲料中小户钙和大户磷含量明显偏低 ,钙磷比例失衡 ;奶牛血钙含量为 6 65 2~ 10 12 8mg/10 0ml,磷含量为 6 5 2 0~ 9 12 4mg/10 0ml,被调查户中奶牛血清中羟脯氨酸 (除散户外 )、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降钙素 (除中户外 )含量差异不显著 ;碱性磷酸酶与羟脯氨酸呈中度正相关(r =0 5 5 ,P <0 0 42 ) ;散户日粮钙不足。小户钙磷盈亏状况良好。降钙素 (中户 2除外 )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之内 ,平均水平为 9 3 0± 13 2 3 (pmol/L) ,95 %的置信区间为 1 67~ 16 94p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