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23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5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陈国顺 《猪业科学》2003,20(8):46-48
本研究测定了24头合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合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0kg,35kg,40kg,45kg)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屠宰体重。研究结果认为,合作猪瘦肉率在48.8%~55.0%之间,肌肉pH1值在6.35~6.50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均在3.75~4.05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3.60%~3.85%之间;当40kg体重时屠宰的失水率和滴水损失均最低,分别为10.68%和1.84%,且剪切力值最低,为3.08kg。相同性状间的有较高的正相关,肌肉pH1值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负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定结果认为,合作猪是在活重达到40kg时屠宰,其肉质最优。  相似文献   
2.
斯格配套系杂交商品猪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斯格商品猪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和肉质进行了抽样性能测定.斯格商品猪肥育期日增重达到876.6±95.0 g,肥育期料重比为2.67;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为152 d;106.3 kg体重时屠宰率为75.55%、6-7肋膘厚12.2+2.51 mm、眼肌面积53.79±5.64 cm2、瘦肉率为67.23%+3.86%、系水力为86.21%±2.10%、肌内脂肪含量为3.17%±1.37%.  相似文献   
3.
高原瘦肉型猪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9头高原瘦肉型猪,断奶后每个血统选用5~9头公猪为一组,经育肥达90kg体重屠宰,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胴体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全期日增重均在500g以上,但各世代有差异,其胴体品质较之互助猪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2005年1~12月在贵州省息烽县鼠情监测点捕获的258只小家鼠标本,以胴体重为指标,参照繁殖状况,用胴体重频次分配方法将小家鼠划分为4个年龄组,其划分标准为,幼年组(Ⅰ):胴体重≤6.49 g;亚成年组(Ⅱ):6.50~9.99 g;成年组(Ⅲ):10.00~13.49 g;老年组(Ⅳ):≥13.50 g。不同年龄组繁殖力差异显著,胴体重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各年龄组胴体重与体重、体长、尾长均呈正相关性,且与体重相关性达极显著。研究认为,采用胴体重划分小家鼠年龄是可行的,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5.
甜菜碱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它无毒、无害、性质稳定,又在动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中起看非常重要的作用。甜菜碱通过影响生长代谢调控轴激素和氨基酸、脂肪代谢对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肉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达到降低动物脂肪沉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宰前运输对肥育猪胴体、内脏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 1 0头宰前运输应激的大长淮 (大白×长白×淮猪 )肥育猪 (试验组 )和5头宰前无应激的大长淮肥育猪 (对照组 )作了胴体、内脏及肉质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胴体性状和内脏重量 (心脏除外 )方面无显著差异。应激组和对照组的肌肉 p Hu和肉色评分分别为 5.50 ,2 .2 5和 5.88,3 .0 0 ,差异显著 (P<0 .0 1 )。试验组肉质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强  李学伟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2):28-28,30
引进丹麦先进仪器FAT—O—MEAT’ER(肉脂仪)对中国鲁梅克斯食品总公司名山县屠宰场中5821头猪进行了现场测定,测量性状为最后一根肋骨处离背中线4~5cm处的膘厚(P2)和倒数第三、四根肋骨之间,离背中线4—5cm处的膘厚(RF)以及眼肌厚度(RM),并估测出瘦肉率。对所测胴体各性状的均数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本地商品肉猪胴体质量低于国外水平。  相似文献   
8.
应用提取的鼠脂肪细胞膜分别免疫羊和鸡 ,所产生的抗血清用于 Wistar大鼠被动免疫。实验 1: 组腹腔注射羊正常血清 , 组腹腔注射羊抗鼠脂肪细胞膜抗血清 ,剂量均为 1m L /只 ,连续注射 4 d。结果表明 ,羊抗鼠脂肪细胞膜抗血清免疫促进了大鼠体增重 ,降低了体脂沉积 ,与对照组相比 ,7周末体重增加 6 .35 % (P<0 .0 5 ) ,饲料摄入增加6 .85 % (P<0 .0 1) ,料重比 (F/G)提高 4 5 .0 0 % (P<0 .0 5 ) ;肾周、附睾、网膜脂肪垫重量分别降低 2 3.92 % (P<0 .0 5 )、34.4 5 % (P<0 .0 5 )、0 .98% ,脂肪总量降低 2 0 .92 %。实验 2 :1组腹腔注射鸡正常血清 ,2组腹腔注射鸡抗鼠脂肪细胞膜抗血清 ,剂量均为 1m L/只 ,连续注射 4 d。结果表明 ,鸡抗鼠脂肪细胞膜抗血清免疫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7周末 ,免疫大鼠平均体重较对照组减少 4 0 g(P<0 .0 5 ) ,饲料摄入显著降低 (P<0 .0 1) ;对体脂的沉积和血液中 TG和 FFA的影响没有规律 ,且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牛至精油对家畜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育肥河西绒山羊,研究其对河西绒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和7 g宜生饲宝(含牛至精油的添加剂),4和7 g宜生饲宝中牛至精油的含量分别为52和91 mg。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同月龄、同体重的河西绒山羊羯羊,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育肥期为90 d,每30 d为1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育肥全期,对照组、4 g组和7 g组河西绒山羊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6.30、172.22和169.82 g·d-1,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性状,胴体重对照组、4 g组和7 g组分别为20.24、24.18和23.90 kg,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率对照组、4 g组和7 g组分别为48.86%、51.21%和51.56%,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胴体净肉重对照组、4 g组和7 g组分别为12.90、16.27和15.99 kg,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肉质性状,大理石纹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pH、熟肉率、失水率、嫩度、蒸煮损失对照组、4 g组、7 g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可以显著提高河西绒山羊的育肥性能,本试验日粮中添加4 g宜生饲宝(含牛至精油52 m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Two 125‐day experiments of the same design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heterotrophically grown microalgae (AURA) containing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on pig performance, carcass traits and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lean and adipose tissue. In each experiment, 144 Hypor pigs were blocked by sex, allocated to three treatment groups, and fed 0, 0.25% or 0.50% AURA in isonutritive, isocaloric diets. Pigs were weighed on days 0, 28, 56, 84 and 112. Feed and water intakes were measured every 28 days. Pigs were slaughtered on day 125. Data from the two studies were analysed as a single data set.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trait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reatments. Both microalgae treatment levels enriched (< .05) Longissimus lumborum (LL) and backfat in DHA and improved (< .05) their ratios of n‐6 to n‐3 fatty ac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