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久梅 《北方牧业》2007,(13):25-25
<正>1鱼粉不宜喂奶畜,因为有鱼腥味,这种鱼腥味可进入牛奶羊奶中,影响人的食用口味,不好卖,经济损失大。2蚕蛹粉蚕蛹含脂率高,有异味,不宜保存,容易酸败,常喂对肉和奶均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谈宜斌 《花卉》2016,(12):49-49
从前,有一对夫妻,对双目失明的母亲极不孝。一次母亲高烧、咳嗽,接连几天不见好转,病情越来越重,甚至咳吐脓血。她的儿子和儿媳妇不仅不为母亲治病,反而认为母亲是没病装病。母亲饥渴了,向他们要点汤水,夫妻俩就勉强给一点。日子一久,母亲的病恶化了。昏迷中,她想让儿子给烧点鱼汤喝。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技情报》1976,(6):22-23
挪威环境部公布了鱼粉鱼油厂必须执行防污染措施。声称,从1977年7月1日起,要求48个工厂必须装置用海水净化鱼腥味的设备,还要求大多数工厂都装置臭气的燃烧和化学净化的设备。  相似文献   
4.
鱼腥味是一种难闻的令人不悦的刺激性气味,严重影响鸡蛋的品质和风味,给蛋鸡生产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总结了鱼腥味鸡蛋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其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鲢鱼肉和酵母葡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检测了新鲜鲢鱼肉和酵母葡聚糖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并结合电子鼻研究了酵母葡聚糖对鲢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很好地将添加了酵母葡聚糖的鱼肉与空白组区分开来,多数传感器能有效地通过响应值变化区别不同样品;鲢鱼肉共鉴定出28种挥发性物质,以醛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酵母葡聚糖共鉴定出41种挥发性物质,以醛类化合物为主;鲢鱼肉-酵母葡聚糖混合物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物质,对鲢鱼肉鱼腥味有贡献的挥发性成分如己醛、辛醛、壬醛和癸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6.
鸡蛋的鱼腥味问题从首次提出到目前为止已接近一个世纪。鱼腥味影响鸡蛋的品质和风味,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给蛋鸡养殖带来经济损失。文章概括了鱼腥味鸡蛋的形成机制,阐述了影响鱼腥味鸡蛋形成的因素,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FMO3基因俗称鱼腥味基因,该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鱼腥味综合征。本试验选择7个国外引进的高产商品蛋鸡品种:海兰褐、海兰白、罗曼褐、罗曼粉、海赛克斯、伊莎褐和尼克珊瑚粉,采用PCR-RFLP方法对FMO3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旨在研究FMO3基因A694T突变在7个国外引进高产商品蛋鸡品种中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海兰白、罗曼粉和尼克珊瑚粉3个品种个体基因型全部为AA型,不表现鱼腥味综合征;其他4个品种中都存在不利等位基因T,其中海赛克斯、伊莎褐2个品种中TT型频率较高,分别为8.3%和10.5%。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FMO3易感基因型频率高的品种,对其纯系需加大剔除力度。  相似文献   
8.
蛋鸡因基因缺陷会导致体内缺乏一种能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的酶类,此时若饲料原料中含有鱼粉、油菜籽粕(rapeseed meal)或过量的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时,则生产的鸡蛋会带有鱼腥臭味。蛋鸡品种里除了白色来亨鸡(White Leghorn)不具这种基因缺陷外,洛岛红(Red Rhode Island)、白洛克(White Rock)及Light Sussex鸡种均带有这种基因缺陷。  相似文献   
9.
通过外观来区分,洋鸡蛋蛋壳深棕色,个头较大,七八个一斤,蛋黄颜色较浅,因饲料中常含有鱼粉,总有一股鱼腥味;而土鸡蛋蛋壳有些粉,或者是浅棕色,个头较小,十来个一斤,蛋黄呈橙红色。  相似文献   
10.
蕺菜根、茎、叶有鱼腥味,又名鱼腥草,俗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等。据测定,蕺菜含粗蛋白质2%、粗脂肪0.4%、多糖类6%、钙0.07%、磷0.053%、挥发油0.12%-0.15%,还含有蕺菜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和化食等功效。蕺菜可作菜食用,营养丰富;还可加工成蕺菜茶、酒、汽水等保健饮料和食品,很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