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喹乙醇又称喹酰胺醇、倍育诺,商品名有快育灵、灭霍灵、灭败灵等,是1965年德国拜耳(Bayer)公司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我国于1981年由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研制成功。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几乎不溶于甲醇、乙醇和氯仿中,在常温下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2.
喹烯酮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邻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次氯酸钠氧化后,再与乙酰丙酮、苯甲醛反应后得到喹烯酮.反应操作简单,且中间不需纯化,总收率为51.5%.产品经1H-NMR确认.  相似文献   
3.
正喹乙醇(Olaquindox)属于喹噁啉类药物,又被称为喹酰胺醇、倍育诺,商品名有灭霍灵、灭败灵、快育灵等,是1965年德国拜耳公司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在国内北京营养源研究所1981年首次研制成功。喹乙醇的化学名称为:2-[N一(2-羟基一乙基)-氨基甲酰]-3-甲基一喹噁啉-1,4一二氧化物,分子式C12H13N3O4,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溶于热水,微溶于  相似文献   
4.
张国霞  沈洪艳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40-5942
[目的]研究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从而为硝基芳烃化合物的水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锦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对硝基甲苯、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3种化合物试验液体中,分别采用改良寇氏法和概率单位法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采用u检验法比较两种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两种计算方法,所得LC50之间无显著差异,均能表示3种化合物对锦鲤鱼的毒性水平。以两种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LC50。对硝基甲苯、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96 h LC50分别为41.43、20.42和49.36 mg/L。[结论]对邻硝基苯胺、对硝基甲苯和对硝基苯胺对锦鲤鱼均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其急性毒性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5.
2-乙酰基-3-甲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乙酰基-3-甲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的合成工艺.以邻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氧化反应和Beirut反应,以86%的总收率制得产物2-乙酰基-3-甲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