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区现有柑桔面积O.46万hm^2,大多为普通温柑,树龄7年生左右,正值盛产期,连续几年来由于品质差,出现了严重的低价滞销,许多普通温柑园已无人愿再投入而出现荒芜。而我区从黄岩本地早中选育的芽变系“新余蜜桔”,多年来以品质优良,俏销省内外,售价高,使广大桔农看到了希望。如何使普通温柑改良成优质的新余蜜桔,我们于2001年在东边乡园艺场温柑园进行了高接换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农村发展论丛》2001,(10):29-29
一种可以防治柑桔虫害的植物藿香蓟,在“蜜桔之乡”江西省南丰县首次引种成功。据悉,这种生物防治措施将有效减少桔树的农药施用次数,从而提升蜜桔品质。  相似文献   
4.
新余蜜桔是新余市老一辈科技工作者1977年从本地早群体中选育的高糖、丰产、优变单株。经过20多年的选育、试验、论证、示范和完善,遗传性能稳定,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很大。1选育经过1.1初选1977年,在原新余县姚圩公社彭家大队从1967年由浙江象山引进的柑桔果园里,发现了本地早有一株树势相对较弱,丰产稳产性好,固形物含量高,1977~1979年,该单株连续三年获宜春地区和全省柑桔鉴评会第一名。1.2试验1979年剪取母株接穗高接于城头园艺场尾张成年树上,1980年在东陂园艺场建园,1982、1983年高接树和新栽园相继结果,经多年观察,子株保持了很好…  相似文献   
5.
6.
7.
通过对新余蜜桔喷施新型果树促控剂PBO试验,结果表明:PBO提高新余蜜桔坐果率33.1%~47.2%,增加产量36.1%~48.2%,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3%~3.39%,降低果实果皮厚度0.02~0.03mm,减少第2次生理落果率48.6%~62.1%,贮藏3个月后腐烂率减少21.5%~26.9%;并且新余蜜桔坐果率、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PBO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第2次生理落果率及贮藏腐烂率随PBO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临海市,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其柑桔生产效益便一直位居我国传统柑桔产区前列,创造了我国柑桔业界中的许多神话,全国闻名的"临海蜜桔"无论产品还是产业均具有许多优势,持续高效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
几种杀菌剂对新余蜜桔黑点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种药剂7个处理对新余蜜桔黑点病进行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生M-45+咪鲜胺、大生M-45+腈菌唑、大生M-45、大生M-45+烯唑醇4种处理对新余蜜桔黑点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其中以大生M-45+咪鲜胺防治效果最好,达76.7%。  相似文献   
10.
据《中华工商时报》11月14日消息柳城蜜桔以“色泽金黄、皮薄圆润、肉嫩无渣、香甜爽口、清香独特”而享誉周内外。近年来,广西柳城县大力推广“捕食螨+沼气+黄板”和“猪+沼+果+灯+鱼”等生态果园生产模式;同时,引导果农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诱虫灯、黄板、捕食螨、生草发等十多项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投入蜜桔种植中。目前,全县共建立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0.63万hm^2,其中,0.32万hm^2柳城蜜桔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认定,0.18万hm^2柳城蜜桔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果品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