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英民 《河南农业》2021,(10):26-26,29
家蚕冷藏浸酸种在秋季蚕种供应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河南省家蚕冷藏浸酸种孵化不整齐的现象经常出现,对家蚕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笔者结合各蚕种场蚕种孵化不良的原因及生产实践经验,就家蚕冷藏浸酸种孵化不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为蚕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书彦 《广西蚕业》1994,31(2):10-11
蚕种是蚕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蚕种成本的高低,能综合反映蚕种场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无论是产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的高低,以及原材料消耗状况、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最终都会在成本中表现出来.降低蚕种成本,意味着生产中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意味着种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用较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同量的产品。所以说,蚕种成本愈低,蚕种场的经济效益愈高。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蚕种场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剑宏 《中国蚕业》2003,24(1):59-60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蚕种生产是由各省农业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组织全省的蚕种生产和销售,各蚕种场仅是按计划负责蚕种生产,经营性亏损由财政事业津贴补亏或由全民事业性质的蚕种场承担。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职工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严重缺乏进取积极性,蚕种场连年亏损、生存艰辛,濒临停产,更有甚者资不抵债陷入破产绝境。在旧体制庇护下,蚕种场完全独立于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之外,偏一隅而安.缺乏闯劲,没仃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有的仪是患得患失,挣扎保饭碗.在一次次机遇  相似文献   
4.
原蚕全龄薄膜覆盖一日三回育厉水泉,沈坤元,蔡志伟,张林(德清县蚕茧丝绸联合公司)(德清东衡蚕种场蚕种场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手工操作和季节性很强的生产单位,随着农村工副业的发展,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出现了专业蚕种场临时工难找,原蚕区种场养蚕与农业,工...  相似文献   
5.
浙江蚕种业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浙江省蚕种场的所有制性质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省嘉湖地区的桑园面积锐减,用种量不断减少,迫使蚕种生产规模压缩,蚕种场减少.现将近几年浙江省蚕种业变化情况作一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6.
随着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家蚕中毒、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其中氟化物对家蚕危害最大.为了确保蚕种生产的安全,了解桑叶吸收和积累氟化物的规律,加强大气和桑叶氟污染的监测和预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8.
改革是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的必由之路.蚕种场应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子,这不仅是种场应考虑的问题,而且是我们业务管理部门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蚕种场改革的目的,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蚕业生产、管理自身特点的经营机制,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昌市蚕种场成立于1975年,历经40多年的发展,场区占地面积40hm^2(600亩),其中自有桑园面积30hm^2(450亩),拥有原蚕共育工厂800m2,标准化蚕房4幢4800m^2及配套完善的保种、发蛾调节冷库、浸酸、浴种、镜检等设备设施;固定式原蚕基地集中在2个乡镇、4个村,500余户农户,基地规模333.3hm^2(5000亩);现有员工113人,其中在职员工64人。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春期杭州蚕种场本部共饲养蚁量1245 g,预估生产蚕种29317张(其中冷藏浸酸种13000张、即时浸酸种2400张,越年种13917张),全场平均g蚁单产23.5张。春制春及春制秋“无毒率”在70%以上,未出现二样本及烧种情况。回顾春期生产,与往年比较在“微防”方面我场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