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4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以渗出性肠炎,肝脏、肾脏、心脏等实质器官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1956年国内学者方定一教授首先发现了该病,此后世界许多国家均有该病的报道。检测GPV的传统方法多为血清学方法,如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免疫过氧化物酶染技术、ELISA以及PCR、核酸探针等方法。其中PCR方法是目前这些方法中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手段,已被广泛应…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份绥化市东兴管理区某猪场饲养的106头育肥猪中发生了一起以仔猪卧地不起,关节肿胀、四肢、腹部皮肤发红、渗出性心包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猪体重在20kg以内,其中6日内仔猪死亡12头,卧地不起13头.16头食欲减退。经临床检查、尸体解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3.
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中 ,渗出性子宫内膜炎比较难治愈 ,它的发病原因之一是难产时强力助产 ,引起子宫颈 ,子宫体重度损伤 ,胎衣停滞 ,治疗措施不当 ,造成渗出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增多。1 病例介绍  病例—闰××奶牛第五产 ,分娩时难产后胎衣停滞 ,畜主自己剥离造成感染。经检查所见 ,胎衣剥离不净 ,子宫口收缩 ,宫内化脓 ,T4 2℃ ,P98次 /分 ,R6 8/分。患畜食欲减退 ,奶量减少五分之三 ,经过大量静脉点滴青霉素体温恢复正常 ,子宫化脓没能根治 ,4个月后出现渗出性子宫内膜炎 ,发情多次配种 7个情未能准胎。2 病因分析  由于难产…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原因渗出性皮炎是仔猪的一种全身性皮肤传染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本病多发于哺乳仔猪,断奶小猪很少发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夏季是该病的主发期,必须做好防治工作。三年来,本人通过使用北京绿亨的氨苄仙、百毒瘟、感康等药物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渗出性皮炎发病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VE和硒是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抗氧化物,两者协同作用,共同抗击氧化物对组织的损伤.所以,一般所说的VE缺乏症,实际上是VE--硒缺乏症.本病主要见于20~~50日龄仔鸡.VE是抗不育维生素的总称.它不仅是正常生殖机能所必需的微量物质,而且还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一是VE是饲料中必需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VA、VD3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等的一种重要的保护剂(可抗氧化);二是与硒的作用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关系,能够协同防止幼鸡的渗出性素质;三是与硒及胱氨酸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能够协同防止幼鸡的肌营养不良.硒和VE缺乏,可使机体的抗氧化机能障碍,临床上以渗出性素质、脑软化和白肌病等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几种类型的子宫内膜炎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子宫内膜炎.称为渗出性子宫内膜炎。患有该类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多有正常发情表现,有正常的发情周期.发情期能生成正常的卵泡.但由于子宫内膜腺体生成的粘液和水样炎性渗出物较多,精液输人子宫后。由于子宫内水样粘液量大,在配种时奶牛出现努责或配种后躺卧在地时.从子宫内流出的粘液很容易将输入的精液携带出子宫,使子宫内精子的数量减少,出现不孕现象。另外.子宫水样粘液中含有炎性产物对精子有杀害作用或使受精卵在有轻微炎症的子宫壁上着床困难.常常会出现屡配不孕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猪渗出性皮炎又叫溢脂性皮炎,是由猪表皮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仔猪高度接触性皮肤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黏液并形成结痂为特征。1流行病学本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也可见于断奶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感染,破裂和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传播速度快,一头猪感染后2~3d可波及到整群仔猪,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8.
鹅传染性气囊炎是一种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是由鹅渗出性败血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发病情况辽宁省西丰县郜家店镇一养鹅户饲养肉鹅500只,从25日龄开始发病,先后死亡100多只,畜主曾用过氨苄青霉素和新霉素等一些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传播快、病死率高,是目前危害养鹅业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小鹅瘟病毒又名“雏鹅肝炎”或“雏鹅渗出性肠炎”病毒。患病雏鹅表现以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和渗出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10~11月份期间,笔者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与呼兰市地区走访,遇见很多蛋鸡养殖户有在饮水中添加亚硒酸钠E的习惯,而且添加量比较随意。硒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但是无机硒的安全范围较窄,补硒方法不当容易造成中毒。缺硒可引起鸡白肌病、渗出性素质病等疾病。现将一例硒中毒误诊为肾传支的病例介绍如下,希望能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