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氯硝柳胺哌嗪对畜禽绦虫的驱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正>南方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潮湿,放牧羊很容易引起绦虫病的流行,但只要防控得当,同样可以避免损失。1病因及症状羊放牧时吞食含有绦虫卵的地螨而引起感染。感染绦虫的病羊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不振、虚弱、发育迟滞,严重时病羊下痢,粪便中混有成熟绦虫节片,病羊迅速消瘦、贫血,有时出现痉挛或回旋运动或头部后仰的神经症状,有的病羊因虫体成团引起肠阻塞产生腹痛甚至肠破裂,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氯硝柳胺在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lus)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在静水条件下经安全性试验确定安全浓度后,直接对水族箱泼洒25%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ES)粉剂后采集斑点叉尾皮肤、肌肉和水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ESI/MS/MS)测定样品中氯硝柳胺的浓度,结果表明,静水条件下25%氯硝柳胺乙醇胺对斑点叉尾的安全浓度为0.113 mg/kg;养殖水环境中氯硝柳胺能快速消解,实验第2天即低于1μg/L,并呈无规律性持续较长时间;用药24 h内,氯硝柳胺在鱼体肌肉和鱼皮中具有较强的蓄积能力,但48 h后,其在鱼皮和肌肉中呈现快速消除至较低浓度,但后期消除缓慢,并会持续一定时间;氯硝柳胺(NIC)在斑点叉尾肌肉和鱼皮中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0.66和9.24 d,显著大于在水体中的消除半衷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氯硝柳胺对肺癌细胞株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氯硝柳胺和(或)顺铂处理人肺癌细胞株A549及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变化.结果 氯硝柳胺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549、A549/DDP细胞增殖,24h IC50分别为(2.607±0.06)、(1.135±0.09) μmol/L.氯硝柳胺联合顺铂明显增加A549/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P<0.05).结论 氯硝柳胺可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和增加顺铂耐药细胞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清塘,是水产养殖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少则一年2~3次,多则5~6次。氯硝柳胺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使用的灭螺药物。从1992年开始,我国政府推荐使用氯硝柳胺用于杀灭钉螺,防治血吸虫病,取得良好的效果,证明氯硝柳胺灭螺效果显著,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而氯硝柳胺在水中的残留时间又比较短。不易产生药物残留,是非常理想的灭螺清塘产品。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随着养殖品种及模式的多样化,如何针对具体的环境作出科学的池塘清塘是广大水产养殖业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介绍常见清塘药物的杀灭范围及用法、用量,并对常见的几种养殖模式下池塘如何清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药物杀螺仍是控制钉螺的主要方法,氯硝柳胺、五氯酚钠虽最常用,效果较好但存在毒性较高,水溶性差等问题。基于此,选取了4种药物氯硝柳胺、五氯酚钠、溴乙酰基儿茶酚、氯乙酰基儿茶酚,并对其灭钉螺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溴乙酰基儿茶酚灭螺效果也很好,但低浓度效果不佳。氯乙酰基儿茶酚效果比溴乙酰基儿茶酚好一些,这两种药物灭钉螺效果虽然都比五氯酚钠、氯硝柳胺差,但是两者均有一定的灭钉螺效果,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旨在评价新药复方氯硝柳胺驱虫片的临床药效。试验选用55条病犬,每条犬补饲20个豆状囊尾蚴,40 d后进行正式试验。试验共分为5组,口服给药剂量按照每千克体重氯硝柳胺含量计算,即推荐剂量减半组(50 mg/kg)、推荐剂量组(100 mg/kg)、加倍剂量组(200 mg/kg)以及不用药对照组、和康达药物对照组(100 mg/kg)。收集用药前3 d和用药后连续6 d的粪便样品,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对收集的粪便样品进行虫卵计数;给药8 d后,剖检,取肠内容物显微镜下统计残留虫体个数。结果表明,用药后3 d各试验组粪便虫卵基本维持稳定,和康达组、剂量减半组、推荐剂量组、加倍剂量组虫卵减少率均达到了95%以上,表明新药复方氯硝柳胺驱虫片对犬肠道感染的寄生虫如蛔虫和绦虫具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9.
邵跃  杨光 《河北渔业》2013,(12):4-6
<正>在海洋中存在这样一类生物,它们会附着于港口、码头、浮标、船舶和柱桩等物体上,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我们称这类生物为污损生物,这种现象称为污损。它们附着在船舶底部会引起船舶航行阻力增大,使燃料消耗量增加,费用上升,同时这类海生物的代谢介质对船只会造成腐蚀,增加船舶的维修费用,降低船只的在航率,因此,海洋生物污损及海洋生物防污损活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牡蛎[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鄱阳湖流域施用氯硝柳胺灭螺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氯硝柳胺在鄱阳湖植物-土壤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性进行了盆栽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氯硝柳胺在苔草、藜蒿根际土壤和空白土壤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4.6、18.3、21.7 d;在植物-土壤系统中,植物根系会促进氯硝柳胺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转化的主要中间产物有2,5-二羟基苯甲酸,2-氯-4-硝基苯胺,2-氯-4-硝基苯酚,5-氯水杨酸等;苔草和藜蒿根际土壤中氯硝柳胺残留量与微生物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细菌在苔草根际土壤降解氯硝柳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藜蒿根际土壤中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为放线菌;不同的时间,氯硝柳胺在苔草和黎蒿中的残留量及中间产物浓度不同;黎蒿地上、地下部分的最大残留浓度分别为2.47、0.99 mg·kg~(-1),均出现在盆栽的第10 d;苔草地上、地下部分的最大残留浓度分别为1.7、1.0 mg·kg~(-1),均出现在盆栽的第6 d。氯硝柳胺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在植物中残留时间较长,施药期间食用可食植物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