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1篇
  4篇
综合类   27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做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一定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即:主张减轻学生负担,反对盲目追求考试分数,认为真才实学的获得主要靠独立思考,自学和实践,学习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革命历程和社会管理实践中,毛泽东一直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始终把追求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为当今的教育公平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湖北省应城市鑫龙纺织有限公司拉开向毛泽东同志学管理的活动序幕,结合了公司实际确定的“四力建设”学习内容,即“靠纪律提高执行力、靠作风增强战斗力、靠骨干发挥影响力、靠和谐构建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在大约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不但将他的哲学思想用于指导革命斗争,还用于指导革命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对于中国这样落后的传统农业大国来说,这种经济建设本身也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同样也是一场广泛而又深远的革命实践。毛泽东在总结反思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实际,运用体现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的哲学思想,在指导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强调抓住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发展这一重点,但同时要求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并在发展实践中及时做到反思总结,促进认识的飞跃,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发展。回顾毛泽东如何运用哲学思想指导经济建设,对于当前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转型升级,无疑具有重大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讲话》中毛泽东把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中的各种战线概括为"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把"文化"比作"军队",凸显了文艺在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在当今社会,文艺亦有很好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邓晓 《森林公安》2015,(5):14-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好! 您去过湖南吗?我很自豪,我是湖南人! 值得我自豪的,不仅因为湖南有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一大批改写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而且有毓秀钟灵、名扬世界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8.
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李鸿章书》中写到"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机器之于农,其用亦大矣哉";195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给农村生产队长的一封信中正式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那么,地处鄂西江汉平原末端的山区县市--宜都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应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新农村,农机要先行.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毛泽东主席早在1959年提出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新认识农机化的作用和地位,对促进农业增长方式和今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20年前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业第一次大发展,那么现在实行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的财政支持保护政策,必将带来农业第二次大发展。而未来,农业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