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3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6篇
  5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全市国土面积130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24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曲靖地处疆东北乌蒙山腹地.珠江的发源地就在距曲靖市北部60公里处的马雄山簏。曲靖与贵州,四川、广西相邻.距省城昆明135公里.是进出云南的陆上要塞.素有“八滇锁钥”之称。  相似文献   
3.
五龙洞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南坡,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地带的略阳县北部34公里处(景区大门距十天高速仅28公里),是在国有金池院林场基础上建立的。公园由五龙洞、青龙谷、白龙谷、三怫寺、氐羌民俗村五大景区组成,有景点200余处,海拔1500—2214米,年均气温12摄氏度,  相似文献   
4.
《新疆林业》2011,(1):I0001-I0004
新疆兵团六师五家渠市位于新疆天山北坡乌昌经济的腹心地带,东西跨度600公里,南北跨度200公里,总面积8500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在屯垦戍边开发建设新疆的伟大事业中把昔日的戈壁沙滩变成了鱼米之乡的军垦新城,他是兵团事业的缩影、是兵团精神的典范,更是兵团红色文化的摇篮。  相似文献   
5.
《中国奶牛》2011,(5):25-25
北京时间2月22日7时51分,新西兰南岛当地时间2月22日12时51分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中位于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市东南10公里的利特尔顿,震源深度仅为5公里。5个月前,克赖斯特彻奇市还发生了一次里氏7.1级的地震。  相似文献   
6.
西望东灵山     
北京最高山东灵山是太行山北端最后的高峰,以此为基点往东北方向约50公里,以居庸关长城为分水岭,太行在这里结束或从这里开始,再过去便是燕山山脉。东灵山气候堪称残暴,9月底会迎来初雪,冬春季节的大风和严寒是登山者的致命威胁。然而东灵山又是北京最美的地方之一……东灵山如同一堵高墙坐落于北京的西端。在它的西边,风从东西灵山间的峡谷中吹过,空气透明而洁净;而在它的东边,雾霾则像锅盖般盖在嘈杂的北京上空。  相似文献   
7.
<正>11月3日,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赠百辆农化服务车到基层,送放心肥料科技到田间"交接启动仪式在邯郸广府隆重举行。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领导,硅谷肥业、中通汽车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以及经销商、种植大户共上千人参与了现场活动。仪式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栗铁申表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兴农的薄弱环节与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硅谷肥业的此次活动意义重大,必将影响深远。这彰显了一个优秀肥料企业在新形势下定位  相似文献   
8.
印象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清幽。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长105公里,宽63公里,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大自然赐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宝镜。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进程加快推进和农业规模化作业普及力度加大,夏津县粮食生产连年增高,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对粮食烘干需求越来越迫切,为解决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粮食生产全程不落地,提高粮食质量,县农机局深入主要粮食种植乡(镇)、村调查,并与种粮大户、农机社长进行座谈,对粮食干燥与储存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夏津县粮食生产现状、夏津县粮食生产现状夏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辖14个乡镇(街道、  相似文献   
10.
五十多年来,从一个刚刚跨出高中校门的热血青年到如今的老骥伏枥,从村级农业技术员到农技“网长”,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长到如今享誉乡村的“庄稼医生”、农业技术“土”专家,他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钟爱的“三农”服务事业。在平凡而又艰辛漫长的农技推广生涯里,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执着扎根乡村,履职爱岗敬业,激励着周边一批农业人,脚踏实地践行人生的价值,共同谱写黄州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他就是七十多岁了还“站”在基层农技推广最前沿的黄州农业“土”专家汪志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